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天湘国蓉传 > 第二十九章 金蛊巨毒

第二十九章 金蛊巨毒(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大家快来看看!蛊虫已经出来了!”何湘姑欣喜地招呼众人前去观看,大伙儿听了这段故事,虽沉酣其间复杂余味,但也迅速清醒,重新围观起小凤郎的病情来。

只见那虫黑中带黄,不停蠕动,残留着血丝,看起来颇为灵异恶心,“梅姐姐,它怎么有点像金蚕啊?”程绿容有些惧怕地问了句。

“放心,依我所料,这只是普通的虫蛊,不过制毒之人十分巧妙,此虫已初步状若蚕虫了,但并非真正的金蚕蛊,因为它还没那么含有剧毒。”梅小玉边收拾好工具,边淡定地回答,“这种蛊,初次发作便在种下一两日,接着便是三天以后,再后则每月一次,若想医治,最佳时机则是毒发之时,不过若是用他这种下毒手法,其意在长期控制某个人。”说着,示意药奴将蛊虫端下去密封保存,以供研究。

武颂、小祝荣、郁麟等人听了,方恍然大悟,原来梅姐姐并非故意拖延、故弄玄虚,而是在等待最佳时间,小凤郎也是如释重负,长长地呼了口气,舒心不少。

梅小玉接着话锋一转,“不知,这位凤公子可是年少风流,四处留情,得罪了什么人啊?”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莫名之余,皆忍不住发笑。

“梅姐姐,他...他并非浪荡,只是有些喜欢与人结怨置气罢了。”倒是小祝荣出言替其解了围。

众人见状,虽仍隐隐暗笑,也就不再继续拘于此事了,“嫂子,以前你还从来没解过蛊吧,这蛊到底有多可怕啊,值得你如此谨慎行事、大费周章?”郁麟随口问了句。

梅小玉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这蛊是巫术中最厉害恐怖的一种,多半来自湘西、云南等地,利用蛊虫爬行嗜血的原理,有些中蛊者肠鸣腹胀、食欲不振,有如万虫噬心,且心智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仿似中邪,更有甚者,或全身糜烂,痛得生不如死,或最后七窍流血而亡。”

小凤郎听罢这些,仍心有余悸,暗想,幸亏自己及时得治。

“巫蛊之术乃本朝禁制,汉时一代名将霍去病,就是染上了萨满巫术制成病毒传播到水源上而成的疫病,英年早逝的,可见祸害之深。”梅小玉娓娓道来,举例说明,“现今,有了这么好的病例,如若不借此耐心研究,岂不负了我梅家医圣之盛名。”半笑着补充说到。

何湘姑思忖了下,仍有些疑惑,也开口问她,“那你为何又说小凤郎定是因风流所致呢?”

“历代虽对巫蛊之术痛恨至极,但屡禁屡犯,并未失传,而是暗自进行,其中有一类特唤作‘情?蛊’的,就是将蛊种在所爱之人身上,以便让心爱之人永远死心塌地,力求永不分离。而小凤郎的蛊粗看起来也有些这特征,故借此打趣一下罢了。不过,你们仍需得查出下蛊之人,以免他再次遭罪。”梅小玉耐心解释着。

“说到底,世间巫蛊之术,不过是人欲斗争的利器工具,或出于自我保护,或始于人心阴暗歹毒,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梅小玉无奈地感慨道。

“梅姐姐一番话,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真乃微言大义,今日我等确是受教了。”武颂拱手作揖,表示感谢,心中亦是敬服。

众人听了,皆不由自主,默默点了点头。

“梅姑娘,如此这般,小凤郎已经真的没事了吗?”何湘姑有些不放心地再次追问。

“嗯,稍后我会为他开一剂方子,采用班蝥、大戟、桃白皮和刺猬皮入药,命人煎熬,服用几次之后,就可清除体内余毒。”梅小玉淡然地解释,并一道嘱咐身边的药奴。

“如此,真是多谢梅姐姐了!”小祝荣感激地说到,并示意小凤郎也点头感谢,岂知那呆子心不在焉,勉强表示了一句,逗得众人窃笑不已。

病已看完,梅小玉邀请众人到亭斋里面参观一二,并稍作休息。

大家穿过长廊,转了个弯,便到了亭斋门口,但见门楹上挂着一副匾额,手书“迎晚居”三字,古朴飘逸,推门而入,室内清爽温馨,别样沁恬,果然独具风格。

西窗半敞,摆着几盆芝兰花卉,或郁郁葱翠,或含香敛艳,那窗间又挂着一两盏麦秆织成的古色风铃,微风吹来,沁声阵阵,悠闲自在中,真令人心旷神怡。

不多时,合欢端上了茶来,又并一盘上好的冰镇杨梅和西瓜,供大家消暑解渴。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儒圣顺着网线打人的日常剑仙大人不会败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西游:我孙悟空才不要大闹天宫以力证道:从莽牛大力拳开始武当小道童从征服西游开始加钱真君:从提取人生副本开始凡人:掩月宗的日常从野狐开始求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