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8章 战役预案(1/ 2)
刘弘一语,顿时让柴武陷入了深深地思考当中。
——韩王部内附?
此事,说来早在去年年中,长安就有所风闻。
据说当时刚成立不久,且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省御卫,就曾借着那次流言蜚语,在长安城揪出了好些匈奴细作。
但在如今节制羽林都尉,彼时尚为卫尉丞的卫尉卿秦牧回到长安后,这个说法就逐渐消失在了长安舆论当中。
对此,长安百姓大都认为,或许又是以讹传讹演化而来的流言罢了。
但作为军方首屈一指的人物,柴武对此事的了解,无疑比长安街头巷尾的闲人懒汉多一些。
韩王部是否确定回归汉室,柴武不清楚;但柴武知道的是:在去年的齐悼惠王诸子之乱爆发初期,秦牧‘假死’,实则前往代北接手代国边防军时,确实曾与韩王部有过接洽!
只不过最终,不知是哪一部分没谈拢,韩王部便没再传来消息。
现如今,刘弘再次提起此事,显然不可能是刘弘一厢情愿的认为,韩王部必定会回归。
——空穴未必无风!
带着这样的猜测,柴武稍稍按捺住激动之情,以尽量淡然的口吻道:“韩王部重归之事,臣去岁确有耳闻。”
“然自去岁,韩王部便再无消息传回?”
以一个十分不确定的语调说出这句话,柴武便困惑的摇了摇头,便略带些试探道:“可是韩王部密奏陛下,言及此事?”
诚然,如今的柴武,是以‘大将军’这个军方二号人物的官职,充当着汉室军方一号人物的角色。
但大将军毕竟不是太尉,在很多事情上,都无法做到如太尉那般名正言顺的插手。
别的不用多说,光一点,就足以道明大将军和太尉之间的差距。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皇帝出了什么差错,亦或是失去意识,无法下达指令的时候,太尉是能凭借自己‘掌天下兵马’的权力,主观做出反应的!
一旦太尉表示自己要‘主掌大局’,那包括郎中令、卫尉、中尉,乃至于长安附近的所有武装力量,都会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服从太尉的直接指挥!
至于诏书+虎符的双保险,对太尉也没有太大的限制作用——太尉掌天下兵马,天生具备日常持有一块调兵虎符的资格。
至于调兵诏书,更是可以按‘特事特办’处理,只要事儿办妥了,事后补上流程就是。
当初周勃几次三番策反北军,实际上钻的就是这个空子——虎符我有,诏书得陛下颁布,但如今陛下有难,将士们,冲进宫里救陛下!
相较于太尉‘几乎不受节制’的兵权,大将军显然就低配的不能再低配了。
还是拿‘皇帝无法正常颁布命令’为例子,同样的状况下,太尉能主官做出反应,而大将军,却是要在第一时间关自己的禁闭,以表自己‘绝无二心’。
盖因为汉室的大将军,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由外戚担任。
如开国时的大将军樊哙、景帝朝的窦婴,乃至于武帝一朝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无一不是外戚。
即便是在证明自己‘是自己人’后,大将军也不具备调兵遣将的主观能动权,而是要等。
如果运气好,那大将军或许会等来太后的召见,那样一来,大将军就可以就目前的状况,给出一个稳妥的解决办法,作为参考意见。
运气再好点,太后认可这个方案,大将军才有可能由于‘人手不足’的原因,得到掌握兵权的机会。
如果没等来太后召见,那大将军在整个事件当中,都只有一个看上去光鲜亮丽,实则毫无操作可能性的职责。
——监督太尉!
但想想就知道:太尉手里兵权无穷大,大将军还得忙着‘自证清白’,如何能监督的了太尉?
现如今,太尉一职被无限期罢设,大将军职务水涨船高,但也就是过去的大将军和太尉折中一下。
作为军方一号人物,大将军不再具有无条件、无时限军队指挥权,相应的,也不再需要在危急时刻‘自证清白’。
总的来说,如今的大将军,柴武做的还是比较舒心的。
——别说柴武了,换了任何一个没有多余想法的武将,都会对如今的大将军一职感到安心。
至于柴武为何会断言‘韩王部明明没再传回消息’,自然是因为去年,柴武还不是大将军。
当是时,周勃尚为太尉,灌婴骑墙观望,头顶大将军之职;柴武则被刘弘加晋车骑将军衔,统领北墙战务。
既然是全权掌控对匈战事的车骑将军,那柴武对于匈奴方面的消息,自然是无所不知。
从这一点,柴武就可以断定:在自己担任车骑将军期间,草原确实没传回任何一条关于韩王部的消息。
即便是在自己卸任之后,接受飞狐军的,也是柴武亲手提拔培养起来的新一代车骑将军:令勉。
如果令勉接到了匈奴方面的消息,那即便不顾知遇之恩,也必然会在将消息汇报给刘弘的同时,顺带汇报给柴武。
——作为如今汉室军方的一号人物,对匈战略相关的事务,柴武还是有知情权的。
而现在的状况,是柴武自己做车骑将军时没收到消息,卸任之后,接任者令勉也没传回消息。
这意味着,‘韩王部很有可能回归’的情报,很有可能是刘弘通过另外的、独立于整个北方防线系统的渠道得知!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为什么现在刘弘如此笃定,长安城内却连风论都没有;自己这个大将军,也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很显然,刘弘清楚的听出了柴武话中的深意。
对于自己的军方最高司令,刘弘也没有在这种事情上隐瞒的打算。
就见刘弘淡而一笑,毫不犹豫,便小声的将此间之事一一道来。
“去岁,卫尉奉朕诏谕,赶赴代北,接替今梁王所留之防务;恰得韩王信之庶子亲至马邑,同卫尉言及部众归汉事。”
“卫尉不敢自作主张,遂八百里加急,以事问朕:今之韩王,乃故韩王信之士子昭;其欲归汉,然所求乃复为韩王。”
说着,刘弘目光坦然的望向柴武:“大将军知,今汉家异姓诸侯之事早已绝,故朕以此为由,未允韩王之求。”
听刘弘说起此事的具体内由,柴武下意识忽略了‘长沙王’这个漏洞,将注意力放到了刘弘的后半句话上。
——以‘不能异姓为王’为由,拒绝了韩王的提议?
对于柴武而言,这个信息可谓至关重要!
道理再简单不过:如果刘弘是想要把韩王信的后人骗回汉室,来一出关门打狗的话,根本不需要具体考虑韩王的请求过不过分。
——反正没打算兑现,直接答应就是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