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兴汉 > 173.兴汉军长史

173.兴汉军长史(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鲁若麟和崔永建相互之间慎重施礼,代表了崔永建正式回归。

以前崔永建只是给鲁若麟帮忙,双方是合作,严格意义上并没有隶属关系。

现在则代表崔永建认鲁若麟为主,成为了鲁若麟的下属。

“临江,你来得正好。你也知道,辽南那边千头万绪,事务繁多。我又可能长期在那边坐镇,大海打仗还行,要他管理具体事务就不行了。我有意让你去辽南坐镇,除了军事上的事情你与大海商量着来,其他的事情都由你负责,你看如何?”鲁若麟需要一个能统筹辽南事务的人,崔永建就比较合适。

现在辽南那边是由王大海统管,不过行政上确实不是他擅长的,已经多次来信希望鲁若麟安排一个人来接手,只是鲁若麟苦于没有合适的人一直没有做安排。

辽南那边是目前兴汉军的重中之重,随便派个人过去要是不能服众,反而会坏事,所以这个人选必须慎重。如果实在没有人鲁若麟准备开春前自己再过去坐镇指挥。

现在崔永建来了问题就很好办了。

崔永建本身就是行政官员,管理经验丰富,最重要的是在兴汉军体系内崔永建的资历是绝对足够的。

别人去辽南,那些官员们,特别是军队中的老资格可能会不太听话。但是崔永建去了则不会,即使崔永建把王大海叫过来训几句,王大海除了心里不爽也不会多说什么。虽然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发生,但是也可以说明崔永建在兴汉军中的地位。

有时候资历这种事情真的很微妙,很多人觉得是倚老卖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非常有用的。与资历相伴的还有经验、威望,只是因人而异罢了。

“辽南?没有问题。”崔永建点头说道。

对于这个任命崔永建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可以主政一方,鲁若麟又愿意放权,还是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的。

“我现在任命你为大都督府长史,你可以在兴汉军内招募自己的属下,只要他愿意,你都可以带到辽南。因为这边人手也紧缺,我只能给你十个名额,怎么样?”鲁若麟知道新官上任,没有自己人帮衬很难打开局面。

崔永建好歹也在兴汉军里呆过几年,要说没有自己喜欢的属下肯定不可能,谁夹袋里没有几个自己人呢?

对于属下拉帮结派这个事情鲁若麟看的很透,这种事情肯定是杜绝不了的。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都喜欢与自己习性、性格、爱好相似的人一起。再加上什么同学、同乡、亲友之类的,总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拉近关系。

而官场上单打独斗是很难成事的,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一起才能走的更远、更高。

鲁若麟的原则是只要不是拉帮结派、打击异己,或者通过组织小型团体损害兴汉军的利益,鲁若麟都会保持宽容。

但是如果哪个团体的体量过大,鲁若麟就不会容忍。

大明和朝鲜就是明显的例子,党争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运行和发展了。而且已经从单纯的政见之争发展到不论是非对错,只按站队来划分敌我的地步。

好在兴汉军目前体量还小,暂时没有这样的顾虑。

“我在家乡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人才,这次也把他们带过来了,能否让给他们也安排一下?”崔永建这次回来可不是一个人,带了十几个年轻人,监察司特意汇报过。

“说说看,是个什么情况?”鲁若麟顿时来了兴趣。

“这些人里有几个是我的族人,其他的都是家乡的亲友。朝廷的官职有限,而且都由那些大族把控,很难有其他人的出头机会。这些人听说我要来兴汉军,都要求一同请来,谋个前程。”崔永建没有隐瞒,这些都是在朝鲜体制下没有什么机会的贵族,很有可能都是些庶子、旁支之类的。

“这些人可靠吗?”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

“都是对汉城不满的,当然也是为了给自己找条出路。至于是否忠诚,这个谁也不能保证,只能边走边看了。”崔永建也没有瞎打包票,没有足够的利益牵扯,谈忠诚太肤浅了。

“学识如何?能力怎么样?”鲁若麟要的是人才,不是那些膏粱子弟。

“这些人都是经过我的挑选的,学识自然不用说。至于能力嘛,具体的施政能力肯定不强,不过只要肯学,这个倒是问题不大。反正他们也不可能一开始就从事重要的工作,大可边做边学。”崔永建知道鲁若麟喜欢用什么样的人,自然早有准备。

崔永建对这些同乡和族人看的很清楚,当初带人出来的时候就是经过挑选的。至少那些眼高手低的就被排除了,心性也要坚毅,别呆了几天就吃不了苦跑了,到时候丢脸的还是他崔永建。

“嗯,确实如此,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鲁若麟点点头。

“现在官员赴任之前都要经过培训,只有合格才能上任,这个希望你能够明白。”哪怕是崔永建推荐的人也不能坏了规矩,鲁若麟需要先说清楚。

“明白,这也是对他们好。要是连培训都通不过,那就趁早回家吧,也免得出来丢人现眼。”崔永建对这个制度也是认可的,这是负责任的行为,要是政事所托非人那才是遗祸无穷。

“嗯,你理解最好。这些人培训合格后优先让你挑选,不过要是其他部门看中了你也不要强人所难,硬抓着不放。”兴汉军各级官员缺口很大,特别是辽南马上就需要海量的官员去治理,济州岛这边会有很多人被抽调过去,缺口更大。

“那也是他的造化,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崔永建笑着说道。

崔永建对这个倒是并不在意,把他们带到兴汉军也不是为了把他们拴在自己身边。一方面是为自己的亲友谋一个出路,二是增加自己在兴汉军中的影响力,最后就是希望扩大朝鲜人在兴汉军中的影响力,今后兴汉军在制定朝鲜战略的时候就会更加谨慎一些,多少考虑一下朝鲜的利益诉求。

“临江,像这样的朝鲜子弟多吗?”鲁若麟突然来了兴趣。

以前他对文人的关注更多的是盯在大明身上,现在发现朝鲜也有不少文人的,而且他们的出路比起大明来说好像更窄一些。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朕乃一代圣君堡宗别闹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北宋大法官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混在洪武当咸鱼干宋大明1805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