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城主的震撼(1/ 2)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名为《正月十五夜》,用词并不华丽。
诗一开始,写当晚的这个城市,地上满城的花灯与空中燃放的焰火交相辉映,红透云天;
围城河的桥上,点缀着无数明灯。
万灯闪烁,犹如天上的繁星。
城门解禁,游人像潮水一般地涌来,看灯者人山人海。
“火树银花”这种形容,不难让人想象,这是多么奇丽的夜景!
由于到处任人通行,所以城门也开了铁锁。城关外面是城河,这里的桥,即指城河上的桥。
这桥平日是黑沉沉的,今天换上了节日的新装,点缀着无数的明灯。
灯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桥说成“星桥”了。
“火树”,“银花”,“星桥”都写灯光,诗人的鸟瞰,首先从这儿着笔,总摄全篇;
同时,在“星桥铁锁开”这句话里说出游人之盛,这样,下面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
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
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
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
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
“金吾不禁夜”:“金吾”,执金吾,也就是守卫皇宫的卫兵。“金吾不禁”,就是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来参观游玩,一直到深夜。
这明显写的是京城的元宵节,而不是济|南城的,不过这也难不到张鹏飞,无需在诗词上做修改,只需在诗的名字上加一个字即可。
把《正月十五夜》,改成《忆正月十五夜》,这样人家都只会认为他这是触景生情,回忆起了当年在京城时的元宵。
诗的最后,写人们希望时间过得慢些,好使游玩尽兴。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情思委婉。
卖花灯的老头,看到了这首《忆正月十五夜》,简直是惊为天人,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如何评价了。
他正好拍手称赞是,却看到张鹏飞居然再次动笔了。
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文人写作,是不能打扰的,不然那突如其来的灵感就有可能消失。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