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二百四十章 琐事

第二百四十章 琐事(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朱标摇摇头,这种事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现在这个情况没必要搞这种小手段,平白落了身份,朱标直接出了大牢,这里面的味道属实上头,往后他可不打算再来了。

一路回了府内,郭翀张帆等人经进来禀报,他们早就被派到各村重新调整物资,也幸好朱亮祖等人顾及着太子殿下,偷偷摸摸运走的物资也就两三成,现在还来得及补救。

朱标听完后没说什么,这还是他亲自上阵都缺了两三成的物资。若是朝廷派其他人来,能留下两三成物资就不错了。

恐怕也就是朱元璋亲自上场,才能保证无人敢伸手,不过朱元璋的事务何其繁重,怎么可能有功夫管迁民这种小事。

雪停后又等两天化了一些,然后就又重新召集迁民青壮进行统一的劳作,务必要保证开春时能顺利耕种。

天气日益寒冷,从京城运来的棉衣早就不够了,幸好这段时间吃了不少羊,那堆积如山的羊皮做成衣服也有极佳的保暖效果。

工部也从京城调集来了一大批的工匠,就地取材打造耕地用的工具,精耕细作才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踏犁与铁搭、秧马,耘荡,砘车、踏碓、扬扇、水磨、石碾、水碾这些东西都不是一般人能造出来的。

而且还要因地制宜,有些工具用得上有些用不上,毕竟凤阳与山西也还是有些区别的,朱标这段时间跟郭翀吴伯宗等人苦心研读《农桑辑要》《王祯农书》这两部元朝的农业典籍,收获颇多。

明明这么优秀的农业典籍都出来了,可凤阳百姓和山西迁民所用的耕种方式依旧是宋末元初那会的,《王祯农书》中记载的先进技术并没有完全推广开来。

在这个时代还是理论知识更为重要,毕竟有太多百姓空有经验,古代先进技术传播的难点就是各个地方固守传统的耕种方式,毕竟耕种的粮食关系他们的性命。

所以哪怕听说了,一般也是不敢尝试的,失败的代价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求稳也是国人的基本素质。

正常来说都是朝廷强令推行新技术,或者大地主会先试验一块小田地,若是可以才会大面积的推广,百姓们看见实际成效了才会纷纷模仿。

虽然现在还没有开春,但是详细的计划是必须的,毕竟朝廷绝没有能力再供给迁民一年了,所以必须保证春耕顺利,让他们最起码做到自给自足。

时间飞逝,自永嘉侯平凉侯两位开国侯爵被免,凤阳府内自然无人再敢伸手,最多也就是不知死活的小吏贪几块木炭罢了。

朱标的屋内已经燃起了特意从京城送来的极品银骨炭,其炭白霜,无烟,难燃,不易熄,直供御用,选其尤佳者贮盆令满,复以灰糁其隙处,上用铜丝罩爇之,足支一昼夜,入此室处,温暖如春。

拖朱标的福,他属下的官员都得到了一些极品银骨炭,要说真的大作用其实也没什么,到底就些炭罢了,不过说出去也有面子,毕竟是御用的。

刘瑾从外面进来,先是到暖炉那边把身上的寒气化解,然后才把手里的公文书信放到朱标面前,朱标先是拿起公文批阅了起来,不一会儿就解决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谍影凌云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混在洪武当咸鱼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我岳父是李世民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