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日月 > 第六十章 历史的尘埃

第六十章 历史的尘埃(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大唐景龙元年十二月,有僧慧明私筑法坛于渭南。日食突现,天降流火,毁法坛于一炬。银青光禄大夫、上庸公、圣善、中天、西明三寺主慧范觐见,欲掩其师弟慧明之罪。上怒,下旨削黜慧范,放于家!又以失察之罪,贬浑天监正监豆卢柄为衢州司马,少监王福重为桂林县尉。”

“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弹劾僧众造寺奢靡无度,诵经者只知有其教,不知有其国。上甚以其言为然,乃令各州县清点地方珈蓝,非朝廷特许禁止再擅自营建。停发戒牒三年,以观后效。”(注:这两段文字是笔者胡编的,非正史)

——《唐书-本纪四》

史学家手中的笔是冰冷的,也是睿智的。发生于神龙三年,也就是景龙元年十二月初的法坛爆炸惨祸,被他们以短短几句话,就一笔带过。至于法坛爆炸时的血腥,以及围绕着法坛筑建以及日蚀出现的龙争虎斗,皆略过不提。

而后世小说家的目光却是敏锐的,并且总是带着一丝温情。从史学家留下的字里行间,总能挖掘出令人兴奋,或者扼腕的内容,然后增补润色广为传播。

至于活在当时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顾不上考虑自己会在历史上留下怎样的痕迹,也不会考虑后世小说怎么演绎自己的想法与作为。他们只是努力为眼前的世界而活着,并且尽量不让自己将来再为此刻的选择而后悔,而已!

事实上,单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历史的车轮每一次转向,都是当时许多人的合力在推动。这些来自不同人的力量,最初方向未必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然后互相组合,叠加,抵消,才让历史的车轮在原来的轨道上稍稍加速,或者稍稍偏离。

对此,作为时空穿越者,张潜感触颇深。

对照他所了解的历史,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大唐的下一次抑制佛门行动,也会发生在十年之内,李隆基任命姚崇做宰相之时。

他利用来自另外一个时空六百六十多年后,也就是元末明初时的碗口炮,轰烂了和尚们建造的法坛,让和尚们利用日蚀逼迫朝廷向佛门让步的计划,毁于大火。结果,也只是将这个抑制行动提前了几年而已。而抑制的力度,比起姚崇那次,却打了极大的折扣。

“救时宰相”姚崇的业绩,作为历史考试的一个重点,被张潜记得很清楚。此人做宰相之时,曾经一次就裁撤寺院上百座,勒令还俗僧尼一万两千余人。而张潜这次动用了超前六百多年的科技,还获得了张说、毕构、李峤、萧至忠等若干大佬的鼎力相助,也只不过是将建造寺庙的审批权收归了朝廷,并且暂时停发了三年度牒而已。

至于张潜委托任琮替自己给应天神龙皇帝上的那份,请求对寺庙征收赋税的奏折,则再一次幸运地享受到了“留中”待遇,连交付廷议的资格都没有,更甭提砸出一个水花来!

“行了,你应该知足了!圣上这次能将慧范夺了爵位和官职,赶回家中思过,已经很出人意料了!”对于张潜的遗憾,张若虚觉得很不以为然。借着前来探病的机会,小声开解。“上一次侍御史魏传弓弹劾他,可是连他的一根寒毛都没弹劾掉。而那魏传弓随后便马车失事,到现在还病得爬不起床来!”

“慧范被剥夺官爵的事情,与晚辈无关。晚辈是希望天下寺庙都不再受免除赋税的优待!”不愿意将两件事混为一谈,张潜摇摇头,非常认真地解释,“天下所谓信奉各种教义者,有多少是诚心?不过是贪图信教之后,所带来的便宜而已。让寺庙与商铺同等纳税,寺田与口分田同等缴赋。才是标本兼治的办法。”

这就是年青,资历浅的坏处了。这番话,他本该当面跟张说,毕构、贺知章等人去陈述。只要说服张说,毕构、贺知章等人,进一步就能在朝堂上推进自己的谏言。然而,作为一个晚辈,他却根本没有在张说、毕构和贺知章等人面前指手画脚的资格,所以,只能通过张若虚的口,先做一个迂回。

而让寺院缴纳税金和田赋,也不是他拍脑袋突然想出来的奇招。完全是参考了另一个时空某些国家对宗教的管理办法,并且总结了某些宗教食品泛滥成灾的教训。

只可惜,他的一番良苦用心,丝毫没得到张若虚的理解与配合。后者只是用了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迂回前进的念头,“这一招,你以为别人想不到么?则天大圣皇后当政的时候,就试行过。结果,还不是不了了之?”

“则天大圣皇后执政时试行过,怎么会?”张潜听了,顿时就是一愣,质疑的话脱口而出。

在他看来,女皇武则天虽然凶狠残暴,但执政能力,却甩眼下的神龙皇帝李显不知道多少条街。凡是女皇想要推行的政策,几乎就没官员敢阻挠或者敷衍的,更不会有半途而废或者无疾而终的可能。

“寺院接受捐赠,根本没有账本,你让官府拿什么去收税?”难得能为张潜指点一次迷津,张若虚翻了个白眼,脸上表情好生骄傲,“至于佛田缴赋,和尚们又不自己种地。官府收多少,和尚们就将田赋转嫁到佃户头上多少便是。寺院到了秋天,一斗米的损失都不会有。还不如提高度牒价格,好歹还能让和尚尼姑们,先缴纳上一笔钱来!”

“啊?”没想到自己精心考虑的抑制宗教泛滥之策,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张潜顿时就没了精神。而张若虚,却怕他受挫之后,失去了进取之心,少不得又在旁边笑着安慰:“你没在地方上历练过,所以缺乏经验,说话时难免有些想当然。等有空四处去走走,了解一下地方上的风土人情,自然就能补上这个短板。”

话音未落,又忽然觉得这么说,好像是在诅咒张潜要被贬谪去地方,赶紧又笑着补充:“我的意思是,在长安做官虽然有诸多好处,眼下圣上对你也颇为器重。但是,大唐的宰辅和六部尚书,却很少有未经历地方历练,就直接升任的。你若是将来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趁着年轻去地方上做一任刺史,或者上州别驾才好。手头有了治理地方的经验和政绩,回到朝堂上说话才会有分量。”(注:下州刺史,一般为正四品下。上州别驾,是从四品上。少监是正五品。)

这,就是真的拿张潜当自己家晚辈,才会不避嫌疑地指点他官场沉浮之道了。否则,寻常亲戚朋友,谁肯如此推心置腹?!

而张潜,虽然听得似懂非懂,心中却没来由地涌起了一股退意。朝廷这么乱,皇帝也没担当,真不如离开长安,找个远离是非旋涡的地方安安心心苟着。苟到李隆基做了皇帝,再想办法回来一展身手。

但是,转念又想到自己只剩下两年多时间,去将杨青荇从陪嫁的队伍中解救出来,他又迅速将这股退意给压了下去。

自己刚来大唐之时可以苟,刚刚当上主簿的时候,也可以苟。但是,现在自己已经却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该有的担当,总得拿出来。

爱情的魔力就在于此,总是在需要的时候,给年轻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斗志和勇气。前后不过是短短几个呼吸时间,张潜的眼神就亮了起来,整个人也又显得生机勃勃。

张若虚却被他身上突然迸发出来的英气,给吓了一跳。赶紧又在旁边低声告诫:“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佛门经历这次打击,至少好几年缓不过元气来。你没必要追野狗入穷巷,逼得他疯狂反噬。”

“多谢世叔!”发现自己无意间露出来的斗志,引起了张若虚的误会,张潜却无法澄清,只好收拾了一下纷乱的思绪,笑着向着对方轻轻拱手。

“朝中那么多仆射、尚书,都不想着一战而竟全功。你一个军器监的少监,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冲在最前头?”唯恐张潜年轻气盛,非要以一己之力去单挑整个佛门,张若虚又迫不及待地劝说。

“我不是非要冲在最前头,我是怕那群和尚没占到便宜,不肯善罢甘休!”张潜身边根本没有一个可靠的谋士,所以只能把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向张若虚这个不怎么靠谱的长者请教。

张若虚立刻瞪圆了眼睛,连连摇头,“佛门不肯善罢甘休?怎么可能!此番你斗法大获全胜,和尚们没找到破解你师门秘法之前,哪还有胆子再主动招惹你?!”

“斗法?我什么时候跟和尚斗过法?”张潜被说得满头雾水,反问的话冲口而出。

“那毁了法坛的火流星,不是施展秘法招来的么?!”很是不满张潜对自己装傻,张若虚看了他一眼,皱着眉头反问。“你别告诉我,那火流星真的是老天自己降下来的,还不偏不倚,正砸在了法坛上!”

“和尚们在法坛里,藏了大量猛火油!当日风大,有可能吹倒了法坛中的蜡烛。”发现自己不小心又踏上了神棍的道路,张潜连忙低声解释,脸上的表情,比刚刚到大唐,自己被误会为“仙师”之时还要认真。

“火流星不是你施法招来的?那邸报上怎么写了火流星?”张若虚将信将疑,眉头依旧皱地紧紧。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干宋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大明1805混在洪武当咸鱼我岳父是李世民谍影凌云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堡宗别闹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