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领主 > 第684章:一不小心,“天下归心”啦?

第684章:一不小心,“天下归心”啦?(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吕武似笑非笑地看着士匄,看得士匄慢慢变得很不好意思。

范氏要针对郑国在晋国的众“卿”之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再则士匄从来都没有掩饰对郑国的意图。

晋国的“卿”针对某一个国家,用同为“卿”一员的说法:那个国家简直是祖上烧高香了,能得到晋国“卿”的针对。

也就是说,他们非但不同情那个国家,还觉得自己有那样的实力和权力。

这个纯粹就是屁股决定了思维,制止是不可能制止的,没推波助澜就算是有良心了。

“我使郑,郑有难我不往,国家气度不再。”吕武有想过放纵范氏,仔细再一想认为不能坐视郑国倒霉。

曾经是霸主的郑国能沦落到现在这般境地,起先并不是因为失去信誉,是几代郑国君臣自己作的。

后来郑国变得那么惨,则就是因为不被他国所信任了。

一个失去信誉度的国家,哪怕再强大也无法独霸多久,甚至会因为跌落神坛而被各种墙倒众人推。

国与国的交往要看实际利益没有错,获取利益的手段却不能太漂亮国,是吧?

其余的“卿”没有吭声,看脸色在态度上跟吕武一致。

他们并不是惧怕吕武而选择无条件站队,更不是为了针对范氏,思考的立场是从国家角度出发。

士匄说道:“郑实待我不诚。”

这个也不是死鸭子嘴硬,想要抱住晋国大腿的郑国在很多事情上确实有小动作,以至于在态度上很难让人看出真诚。

不过,国家与国家的交往难道不是那样吗?真的无条件服从,愿意损害自己的利益而服务老大,该是多么的袋鼠国品德呀。

漂亮国就那么一个,袋鼠国却是常有。

一般是作为小弟被老**得没有选择,又或者是自己脑子被门夹了,乃至于是妄自称大,总的来说不是智商不足,就是脑子真的坏了呗。

郑国有自己的心思再正常不过了。他们要是真的为了晋国而不顾一切,历代郑国君臣会从坟墓里爬起来掐死当代的这一帮郑国君臣。

吕武还是很喜欢士匄足够执着,话题却不能再继续下去,说道:“楚再败,败于郑。我或需长驱直入。”

怎么都要给楚国一点反应的时间的吧?

现在的季节到了秋季,各个诸侯国会稍微消停一下,先给完成秋收再说。

吕武已经接到来自本国贵族的意见,他们询问大军会不会南下,不南下想回去封地主持秋收。

楚人也需要吃饭,他们近几年的用兵远比晋国频繁,消耗方面比晋国大多了。

所以,等楚国再一次进行动员,肯定是秋收之后。

也许,只是也许,楚国今年不会出兵北上了?

毕竟,楚国对吴国的战争在关键阶段,他们要是放弃对吴国的清剿,来自第三次“芜湖之战”的红利就将收获不到,肯定是要接着对吴国用兵,哪怕不一下子将吴国打死,怎么都要将吴国极尽地削弱。

晋国这一次南下的用意就是拯救吴国一次,免得楚国彻底将吴国打死,使得晋国失去了一个不断给楚国捣乱的列国。

士匄对吕武的决策本身没意见,心里则是很不爽郑国真会钻空子。

他们已经在“虎牢”驻扎了两个月之久,得到邀请的各个列国先后前来会合。

这一次,晋国召唤了卫、曹、纪、谭、鲁、杞、齐、滕、莱、薛、莒、邾、小邾,郑与宋肯定也是联军的一份子,又给缺失了秦。

吕武没有完全控制秦国之前,没有可能让秦国出现在会盟的名单上。

他作为晋国的元戎,当然有资格来决定会盟名单有谁没谁,哪怕是有人心里疑惑或有意见,该憋着还是要憋着。

十六国联军比上一次少了,来的联军数量却是比上一次多得多。

像是纪、谭、杞、滕、莱、薛、邾、小邾这些不入流的小国,他们砸锅卖铁也要组织起码两个“旅(合40战车、1000士兵)”,有能力就带来一个“师(100战车、2500士兵)”。

对于小型诸侯国来说,能出动一个“师”基本上就到了极限,要是这个“师”折损在战场上,他们国中就几乎要人人戴孝,连带国家财政也会破产,国门对有敌意的国家敞开。

来了一个“军(500战车、12500士兵)”的列国有卫国、鲁国、齐国。

曹国极限动员了四个“师”来帮老大站台。

本身就在南方的郑国已经动员了三个“军”,宋国则是集结起了两个“军”来作为野战力量。

宋国除了组建野战部队之外,他们在跟楚国比邻的城邑也进行动员,怕的就是楚国拿宋国开刀。

所以,不将晋军包括在内,十五国联军兵力就将近十二万。

从这里也能看出晋国为什么那么在意霸权,每年能够收到来自各个小弟的“会费”不说,一帮小弟凑出来的兵力也能有个数万,不看质量看数量还是挺能吓唬人的。

晋国从来不指望自己那些小弟的战斗力,哪怕是使用也是让他们去跟楚国带到中原战场的蛮人玩耍,晋军则是对上楚国的精锐。

这个当然不是晋国君臣厚道,他们其实是怕小弟败得太惨影响士气,乃至于是被小弟的败兵裹挟着稀里糊涂给败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谍影凌云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诸天大明联盟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混在洪武当咸鱼干宋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