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跨年之夜(1/ 2)
大多数观众只是耍耍嘴炮。
也有眼神挑剔的一批观众,他们虽然挑刺人设,但对于人物服装、道具、场面布景等体现出的时代特色还是肯定的。
这种时代感的塑造是一门大学问,有的剧拍不好,时代感塑造不到位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李南池是按照脑袋里的印象,每次在剧组时,都不断死抠着细节,尽最大可能的去还原。
而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小兵张嘎》年底首播破三之姿让不少业内人开始研究其成功模式。对他们而言,每一部首播破三的剧,都是值得去学习借鉴。
明眼人的眼光都看得出来《小兵张嘎》不是一部大投资大明星大制作,小成本的制作都能破三,这就更值得研究了。
......
“幸好这儿附近有豆浆不是本地口味的,顺便给你带了两份报纸。”
出去买豆浆油条一圈回来,姜苗苗手上还拿着两份报纸。
昨晚在天空制噪基地,乐队一起看《小兵张嘎》,等结束时已经凌晨了,自然学校回不去,乐队的五个人就在基地睡了一宿。
姜苗苗放在桌上的是新一期发行的《华夏影视娱乐报》和《京城日报娱乐版》。
两份报纸都报道了《小兵张嘎》在年底压哨首播破三这件事。
除了报道这份战绩外,对内容也褒贬不一。
李南池拿起一看,两份报纸的口径相差不大,赞扬了抗战片创新思路,但对剧中表现出的“儿童耍鬼子”颇有微词。
尤其是《华夏影视娱乐报》,他们旗下撰稿人效率很快,在他们这期报纸上,以“小兵张嘎首播破三的成功原因究析”为题,写了一篇专栏文章:
“当下影视剧,以历史权谋、仙侠世界、都市商场为主流。在《小兵张嘎》没出现前,国内军事片市场,尤其是抗战系列题材的军事片一直持续低迷。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小兵张嘎》可以说是国内军事片市场少有的振兴之作,并且为后继者提供了抗战剧拍摄的新思路。”
“《小兵张嘎》的成功,首当归功于剧本的新颖视角。不过从历史严肃性角度来看,抗战是一种史实,以往相关从业者都紧循着严肃、认真、尊重的态度,但《小兵张嘎》不论是从剧本还是台词的设计,都打破了抗战剧的严肃性,演员也以一种带有喜剧感的表演模式呈现在镜头下。”
“我们看到了这种模式改变带来的收视红利,但对于严肃的抗战历史而言,不禁要问,这种创新性的方式合适吗?这似乎是打开了抗战片拍摄的一个潘多拉魔盒,抗战剧是否会因此变得不严谨?变得不尊重?变得浮夸?......”
报纸上叨叨了一大段,这也是看了《小兵张嘎》后,不少剧评人持有的态度。
芒果台的玛瑙独播剧场一周里播放两天,一共播放了四集,即便是面临跨年晚会铺天盖地的宣传,关于“小兵张嘎”的话题始终保持着热度。
尤其是关于抗战剧是该遵守严谨严肃的传统,还是学习《小兵张嘎》这种处理方式,讨论的声音相持不下。但对于影视圈而言,永远遵循着市场导向,《小兵张嘎》的成功,打开了不少编剧、导演的视角,写剧本立项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12月31号,年尾之际,学校里这会儿还呆在宿舍的,都是咸鱼。
晚上,李南池照例拎着一袋零食回来。
本地人潘健顺以及大伯在本地的周无咎两人或回家或去了大伯家吃跨年饭,宿舍里剩下了余涛、吴可为和刘裕三个人。
余涛、吴可为和刘裕三个人正把电脑凑在一起,三个电脑放着三个不同台的跨年晚会现场,手机还联机打着农药。
看到李南池推门进来,三个人都挺诧异。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