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音乐学院最有意义的一节选修课(1/ 2)
面对小姑娘的疑问,陶相知有些发愣。
倒不是他被问住了,而是他为这个小女生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感觉有些意外。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课堂提问了,也不是课堂探讨,甚至已经达到了学术探讨的地步。
古典音乐起源的起源,尤其是西方音乐起源,是古典音乐系的学生最头疼的。
特别是在中世纪宗教音乐以前的那段发源史,因为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历史熟悉度,是最不好记忆和学习的。
这一块,也是目前国内甚至国际音乐史界,比较有争议,也比较有可挖掘潜力的方向。
这个小女生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她对于两河流域音乐发源那段时期,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这是需要非常深的功底和见识的,毕竟,这里还是学界的前沿地区。
而最让陶相知意外的是,其他的同学,在听到那个小女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后,脸上的表情并不是疑惑,或者是意外,或者是想要看他这个老师的笑话,反而是一种十分认同的感觉。
就好像,他这个老师,反而是那个知识处于贫瘠阶段的狭隘一方。
他的目光从小女生身上挪开,看向其他人“你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其他学生大部分都是点点头。
“好。”
陶相知点点头,把课桌上的讲义和书本合上,从讲台上走了下来,“那我们就来互相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其他人都是有些意外地看着他。
特别是后面坐着的两个古典音乐系的学生,更是有些惊讶,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老陶这样的表现。
合上课本,走下讲台的那一刻,就代表了,在接下来的探讨之中,陶相知和下面坐着的近百个学生,是站在同样的层次的。
他不知道,为什么这里坐着的这么多的学生,好像突然一下子,古典音乐史功底都这么高。但是既然他们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有这样的的思考,那么自己这个作为老师的,也要适时换一下自己的姿态。
选修课,本来就没有严格的课业要求。
如果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够有这种的接近学术级别的探讨,那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大学应该有的课堂。
“首先,对于这个同学提出来的问题,我是非常同意的。”
陶相知走到第一排的一个空位置上,腿微微靠在桌边,说道,“那么为什么我讲的是,两河流域音乐文明,主要发源于古巴比伦王室呢。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
陶相知指了指后面讲台上放着的书本“那本国家教委指定的课本和讲义上,是这么说的。所以,这个锅,我不背。”
其他同学不禁都笑了起来。
陶相知也是笑着继续说道“首先,我们说,任何历史,任何发源史,都是不可定义,不可定性的历史。这其中不可知的因素太多,有的是因为人为因素,比如说当时的权贵势力,对于什么该留下来,什么不该留下来,他们有自己的一票否决权。历史,是当权者的历史,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是对的。所以,我们后来人看历史,看到的,就只是他们愿意给我们看到的历史。
另外,还有非人为因素,考古工作的限制,或者一些已经被破坏的古遗迹,都导致我们后来人,不能完整地看到真正的历史。甚至,现代社会的人类认知和伦理观念,也会造成其中的差异。所以,历史,是一个发展的历史,历史知识,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更新的知识或者学科。”
听老陶讲这么两段,其他人都点点头。
记得之前有一次,宝儿老板再回答某一个人提出的音乐发源的问题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观点。
“这里,我们不探讨,我们后人要这么看待历史,怎么从历史里面获得营养,这些对于学术探究来说,没营养的东西。就单说学科建设上,”
陶相知继续说道,“人类文明史,太庞大了,不说还没有发现的,就算是已经发现的历史,细分科目类下来,音乐史,古典音乐史,西方古典音乐史,中世纪音乐史,即便是一个特定年代的音乐发展,都足够一个音乐历史生,大半辈子研究。
而对于大学大部分的音乐史,音乐课程,肯定不能全部都包含进去,甚至在发源起点这样的问题上,都不可能全部涉及。特别是,我们这节古典音乐综述。甚至,我到目前给你们讲的,都还只是综述里面的发源问题。
从课程设计者,或者教材编写者的角度,音乐史,他既需要尽可能地囊括进去所有的点,有也需要能够在每一个点上,给你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例印证,或者是历史事件。他们也不容易啊!”
其他学生都不禁露出笑容。
“所以呢,其中的删繁就简,就必不可少了。这是教育的需要,但其实,也是现代大学历史学,甚至大多数文化学里面的一个弊端。”
陶相知继续说道,“理工科,你可以一个定理,一个理论地慢慢消化,而且,这些定理都是确定的。这个定理解决不了,没事,基础力学不行,量子物理里面你找找。但是文史科,你让我们怎么办?这个发源问题,本来就还在探讨之中,你全写了,就成了四库全书了,还是不牢靠的四库全书。而且就这么点课时,你想要搞成四库全书教学,臣妾也做不到啊!”
“哈哈哈!”
整个课堂顿时都哈哈笑了起来。
后面坐着的两个古典音乐系的学生,更是前仰后合,差点要拍桌子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