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都是大忠臣(1/ 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哈哈哈哈……好!好啊!”
“商君,可是要进攻三关?!”
“不!”
北线大营之中,商无忌手一抬,否决了营帐之中渴求一战军官们的期望,面带微笑说道:“楚国大乱,楚国大乱啊。此时三关人心惶惶,楚国陵师中军不攻自破,但左右二军及大隧守军俱在,不可逼迫太甚。”
“可是,主公尚在郢都……”
“无妨!”
商无忌目光坚决,“要相信主公!”
“是!”
这并非是创造什么奇迹,而是勇夫和新编义士的各个大队长,对李解的信心都是相当的足。
尤其是鳄人主力都在南线,就算楚国上下一心,甚至有人能够效仿吴威王的“万众一心”,但也只是自保,不能拿李解怎样。
此次跟随李解南下的本就是鳄人,加上楚国大后方空虚,根本不存在可以威胁到李解的武装力量。
为数不多可圈可点的,大概也就只剩下郢都的“环列之师”,商无忌跟前的幕府军官们,担心的也就是楚国郢都的“环列之师”,因为打防御战的话,按照楚国体制,“环列之尹”可以随时动员,将原本长期不满编的“环列之师”,变成满编甚至超额。
幕府对“环列之师”的长官项拔还是有所了解的,淮中城的军官,都是知道这家伙是大夫之身,同时是楚国为数不多对太后、楚王都忠心的。
这样的人,身为“环列之尹”,只要肯动员,拉壮丁充斥到“环列之师”中,然后打个郢都保卫战,根本不算难事儿。
不过眼见着商无忌并没有担心这个项拔,幕府军官们就算再怎么有想法,暂时也只能按捺下来。
在楚国陵师中军自爆后的第三天,郢都附近就出现了仓皇南逃的之陵师随军民夫,这些青壮返回之后,就把前线自爆的事情说了出来,只一天,郢都原本留守的部队和国人,又跑了最少三分之一。
从白天到晚上,郢都四门打开,到处都是狼狈出逃的居民。
城墙上的守军有心阻拦,但也阻拦的不是很坚决,甚至有的城墙角落,还有楚军用箩筐,把亲族吊放出去。
楚军敢这么做的原因,并不是不怕李解,而是李解放任郢都之人逃窜,完全没有上前进攻的意思。
时间一长,也就形成了默契,淮军就是在阳水边上溜达,组织挖沟的继续挖沟,每日训练出操的继续出操,甚至在淮水的阵地外围,已经有了郢都、渚宫的本地人,跑来做点小生意。
这种状况,让组织部队继续监督修建工事的沙东很是郁闷,在他看来,这些人口跑了,真是可惜。
郢都比姑苏可是大得多,真要是攻破郢都,一通抄掠,那是何等惊人的财富。
然而李解不为所动,继续放任那些在外地有封地和家族的楚国权贵逃窜。
连权邑大夫斗皇都是差点心动,直接跑路。
之前他为使者,前往渚宫求和。
带回郢都的,就是李解的条件,让楚国割让汉水以东的所有土地,同时楚国去王号,并且楚国军队,不得超过二十个军,也就是五万人;楚国不得组建舟师,不得通过任何一种形式保留五百石以上船只;楚国向吴国称臣……
只要答应了这些条件,楚王就能全须全尾地返回郢都,继续做他的楚国君主。
至于说赵太后,李总裁表示既然楚国这么恨,他就代为管教,狠狠地管教,狠狠地管教不行,就深入浅出地管教,一定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自己的错误。
李总裁的这一点点要求,被那那处大夫带回郢都之后,斗皇直接被打成了“楚奸”,在大殿之上,差点被乱拳捶死。
此时斗皇也已经明白,这些畜生就是借机生事,捶他两拳发泄发泄,那也是挺爽的不是?
眼见着这些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那处大夫也琢磨过来了,靠这些畜生想要翻本,可能性基本为零。
而且斗皇大胆猜测,李解在郢都,搞不好还有卧底,而且级别非常高。
斗皇怀疑的对象,就是什么事儿都不管的“环列之尹”项拔。
随着郢都中那些在外地有着封地的实权人物逐渐跑路,斗皇终于有十足的把握确定,郢都的最大内奸,应该就是现在的郢都保卫战名义上最高指挥官项拔。
要是之前看穿,或许斗皇会借机弄死项拔,然后抢夺指挥权。
但是现在,他没有这样干。
和那些封地在外的实权人物不同,他居然反其道而行之,命人返回权邑,让族人精英尽数迁往郢都,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如此。
不是斗皇疯了,而是那处大夫认认真真地分析过了现在的状况。
首先他断定楚国要等来援军,只怕也要一两个月,这还是最好情况,因为有勇气跟现在的李解刚正面的国家,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这样的国家,还得跟楚国关系不恶劣,那同样也是少之又少。
那么不出意外,援兵或许会有,但搞不好这个冬天之前,是来不了的,等到明年的冰雪消融,那都是什么时候了?
所以那处大夫斗皇的判断,外援靠不住,谁都靠不住!
其次他断定李解的胃口很大,但李解胃口再大,也没打算把楚国的所有人都吃下去。现在放任郢都权贵出逃,只怕就是在筛选可用之人。
那处大夫斗皇换位思考了一下,在郢都有能力出逃还能逃出去之后活下来的,一定是楚国内部的封君,最次也是老牌土族。
对李解来说,这些人,基本就是废的,一个个拉拢过来的成本之高,不可想象。
但是他们都跑了,那么剩下来在郢都的,不是跑不掉的,就是对楚国忠心耿耿的。
不管是哪一个,对李解都是没啥威胁。
前者就是韭菜,随便噶;后者因为李解控制住了楚王、太后,他们只能认怂,投鼠尚且忌器,何况自己的君王?
所以这些逃不掉、留下来的人,对李解来说,都是有用的,而且是马上就能用上的。
再次斗皇认为,李解把楚国打趴下之后,要面对的潜在强敌,可能就两个。
一是借用援楚名义进行劫掠的外国部队,斗皇猜测可能是齐国或者燕国,但燕国太远,而且燕国太弱,根本撑不起这样的大场面,那么就只能是齐国。
新仇旧恨一起算,这是齐侯干涉的动力。而防止李解一家做大,则是齐国权贵的共同心声。
李解太强,就威胁到齐国商人在国际上的活动空间。
二是吴国老牌世族,甚至包括现任吴王。
如果说不知道“汉子”一事,斗皇可能也不会多想,但周天子私下里跟李解搞得这点花头,却是让斗皇料定,李解没打算继续对吴王虒忠心效死,早晚都是要开怼的。
而此时,却是吴国为数不多可以搞一把李解的时候。
对内可以用悖逆这个理由,对外,则是拉着齐国鲁国甚至宋国郑国卫国一起,围攻李解。
吴王虒有这样的资格,因为哪怕是第二次逼阳战争,宋国也是向吴国认怂,而不是向李解,这一点,在国际上就有一个身份认知问题。
当李解被打成叛逆,那么这事儿哪怕大家心知肚明,对宋国、鲁国、郑国等等国家而言,打赢了自然是吃肉,打输了,直接甩锅给吴国就是。
明知道李解可能存在如此之多的对手,但斗皇没有任何侥幸心理,他直接认定李解一定会战胜这些对手。
其信心来源跟实力对比无关,而是斗皇开始自我怀疑,他之前的经验判断,在李解身上都是失败的、错误的,那么在他下意识的第一判断之后,斗皇直接反其道而行之,认为之前的自己,肯定是全面错误。
跟下意识的自己对着干,这就是斗皇现在的操作手法,先有了一个结论,斗皇再给这个结论找论据。
一通分析之后,斗皇找到的论据,就是李解现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列国除非全部联合起来,否则没戏。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