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转折点(1/ 2)
持续了一年的内战,联邦政府付出了二十万余人的伤亡,残酷的伤亡让士兵们厌战情绪高涨。
这只是一次内战,并非外敌入侵。被鼓动起来的爱国主义,早就在血火之中消磨殆尽。
没有完成征兵任务的不光是西部各州,即便是联邦政府的核心州,同样面临的征兵难的问题。
截止到目前,联邦政府的总兵力已经突破110万,然而依旧不够用。
交战各州、或者是临近战场的联邦州都优先保证自身的安全,战场上协调配合困难,很难发挥兵力优势的作用。
这些问题是无解的难题,各州的官员都是选举出来的,如果不能保障本州的安全,选民就能够让他们滚蛋。
大局观,那是没有切肤之痛的人在喊口号。涉及到了自身利益,无论是资本家,还是政客,又或者是民众,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
国务卿萨法尔急匆匆的闯进总统办公室说道:“总统阁下,大事不好。
刚刚伊利诺伊州又发来了求援电报,他们宣称要是联邦政府再不派出援兵,他们就要退出战争了。”
退出战争?不要怀疑,联邦州就敢这么任性。为了不让家园变成废墟,投降都可以,何况只是退出战争呢?
反正这是内战,不存在斩尽杀绝。伊利诺伊州只要宣布退出战争,南方就不会再向他们发起进攻。
只不过这么一来,联邦政府就要完蛋了。现在只要有一个带头的,恐怕很容易形成连锁反应。
资本家们想要市场和廉价原材料没错,前提条件是不把自己搭进去。如果自家的产业就在前线,敌人都打进来了,那么妥协也未尝不可。
总不能为了阶级的利益,就把自己的家业都陪进去吧?这些损失,联邦政府又不可能补给他们。
听得了这个消息,林肯气得直接扔出手中的文件,大骂一声:“这帮混球,居然威胁我们!”
然后很遗憾的发现,他不得不接受这个威胁。
马里兰州、俄亥俄州几乎全部沦陷,印第安纳州只剩下了一偶之地,堪萨斯州丢了三分之一,要是伊利诺伊州再退出战争,那么北方政府的人力优势就不复存在了,战略上也会陷入了被动状态。
沉默了片刻功夫后,林肯缓缓的开口说:“我决定了立即实施《宅地法》,拉拢渴望获得土地的民众。”
国务卿萨法尔语气冰冷的说:“你确定已经想好了,而不是一时冲动?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回不了头。”
林肯语气坚定的说:“都到了这一步,如果不能赢得这次战争,恐怕我的结局还会更加糟糕!
既然如此,干嘛不赌一把呢?除了实施《宅地法》外,我想不到别的办法,可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了。
看看奥地利人就知道了,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们就我们这里忽悠走了二十余万移民,都快赶上我们一年从欧洲移民的量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事情做绝,给他们留下一个后门,免得狗急跳墙。”
国务卿萨法尔点了点头,他和林肯已经绑在一起了,要倒霉谁也跑不了。当然他不是总统,拉的,仇恨值要小些。
迫于战争需要,1862年5月1日林肯签发了《宅地法》,北方政府兵员不足的困境得以解决。
《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合众国公民,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10美元费用后,均可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60英亩(1英亩=0.40公顷)宅地。
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
《宅地法》还规定一项折偿条款,即如果登记人提出优先购买的申请,可于6个月后,以每英亩1.25美元的价格购买之。”
前面的内容主要是为了拉拢想要获得土地的民众,虽然没有明说,这也是军功授田的翻版。
向联邦政府效忠,就必须要服兵役。这还包括南方各州民众的意思,想要证明没有背叛联邦政府非常简单,上战场打叛军就行了。
用土地收买民众上战场打仗,联邦政府的做法,无疑是损害了操作土地价格利益集团的利益。
后面的折偿条款,就是给他们留下的后门。只不过因为时间和每人登记土地数量限制,增加了操作难度。
历史上被誉为转折点的《宅地法》,效果自然杠杠的,原本大家躲之不及的征兵点,现在再次排起了长龙。
……
相比陆军上的不足,在海军上联邦政府取得的成果就要大的多了。当然现在邦联政府控制区拥有上百个港口,以联邦政府的海军实力,自然不可能封锁完。
不过他们还是干的还是很出色,1861年通往邦联政府的船舶,大约有百分之十被逮住了。
不要以为这个数字小,实际上以美国海军的实力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拉偏架的皇家海军时常出没,很多时候棉花运输,英国舰队就在不远处盯着联邦海军。
问题不是打不打得赢,而是根本就不能打。英法奥西在干涉美国内战问题上已经达成协议,一旦开战就是以一挑四。
各国现在差的就是一个说服国内战争借口,在这种背景下,联邦海军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为了打破封锁,南方政府也组建了海军。因为双方军舰数量差距悬殊,南方政府秘密建造铁甲舰,这个时候北方政府同样在建造铁甲舰。
1862年3月,南北双方海军在汉普顿展开了殊死搏斗,拉开了铁甲舰战争的序幕。
遗憾的是美国人的海军火炮技术不怎么样,南军的“梅里麦克”号与北军的“莫尼特”号进行对射,双方均为取得任何战果。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