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七十七章 闺蜜闲聊

第二百七十七章 闺蜜闲聊(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一个到处是朋友,连队上厕所都要拉个同伙的小伙子,突然独自一人坐立不安,自顾自地喜怒,却不愿意跟他们诉说g。这个人估计是神经了,或者是恋爱了。

武杰的妈就发现了儿子的不正常。但是,儿子大了,不跟她交流,她也没办法。凭经验估计,儿子可能是遇到事了。找老公到单位打听,也没什么结果。

“你担心他干什么,这么大人了,上班也正常,不嫖不赌的,年轻人,正常。”老武作为电力老职工,说话都带电压的。

按理说,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他准时上下班。有时下了班,在外面吃了饭才回来,一般回来得比较晚,都转钟了。有时,直接下班就回家。回家吃饭时,心不在焉,只盯着一个菜吃,哪个离他最近,他就吃哪个,心事重重的样子。偶尔特别开心,滔滔不绝,都是说些无关紧要的事。偶尔相当低沉,不跟人说话。

“哎,这不是玫玫妈呢,你上哪里去呢?”

两位老同事,在街上碰到了。

“我到东山公园去转转,那边有个黄梅戏乐队,唱歌玩,去不去?”

杰子妈很奇怪:“你平时都抹牌的,怎么,改唱戏了?对了对了,你会来几句的,原来单位表演过。”

“不正宗,爱好,业余得很。我跟你说,山上那个松风亭里,每天下午有一班乐队,有几个是原来县剧团的老琴师呢,专业的,走不走,去唱两句?”

“好吧。我本来要去抹牌的,不去了,陪你唱戏。”杰子妈也想跟老朋友混一下。

“我跟你说,我原来也喜欢抹牌,你晓得的,不管大小,都想打,输多赢少。我没钱,也没得你打得大,但总是经不起输的。玫玫劝我,不要打牌,说大赌有诈,小赌耗时,不如不赌。她还跟我约好了,如果我坚持不抹牌,一个月补贴我三千块零花钱,我就答应了。”

这话说得武杰的妈都不敢相信,因为,她印象中的许玫,是一个花钱如流水的人,怎么可能还给妈妈给钱。这个姑娘是漂亮,但也喜欢到处张扬,她本人也喜欢打麻将,怎么还劝起妈妈来了?这还是自己从小看到长大的许玫吗?

“那你就不打了?坚持得下来?”武杰妈当然不会直接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再好的同事和闺蜜,你也不能直接说她的父母或者子女,对于中老年女人来说,她的子女,比她自己要金贵得多。所以,只得顺着她本人说。

“跟你说实话吧,我这个家庭原来是啥样,你清楚的。不像你,你老公工资高,儿子单位好,你不缺钱,打的牌是比我大些,但不伤筋动骨。我家的条件,就是打细牌,也很紧张的。但人就是这么怪,越穷的人越想赌。越赌也越穷。牌桌子也欺负人,总是欺负没钱的。有钱的,老是赢,没钱的,总在输,对不对?”

许玫妈的报怨与苦笑,包含着多少生活的辛酸,这些,武杰妈都很理解。

越穷越赌,大家都过过穷日子,就是武杰妈的身边同事,大多也是平常人。自己平时手头紧,总想通过某种方式,找些来钱快的补贴。总以为,麻将是公平的,说不定凭自己的精明,现场捞几个,把日常的日子过宽裕些呢?更何况,一辈子被钱玩,今天也来玩一玩钱,心里头也爽快,于是,打麻将,就成了最大的爱好,甚至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打麻将,赌注的大小,却并不影响它的性质。赌注是根据参与者的经济承受力来看的。长期打麻将的牌友,赌注总有个上限与下限,上限是,自己不至于影响生存,不至于借高利贷打麻将。其实,许玫妈就借过高利贷了,那是穷疯了,想钱想疯了的表现。赌注的下限是,要让你输得有点心痛,赢得有点心动,要不然,没意思。

试想一下,月收入两万的人,你让他打一块钱一盘的麻将,一天只有十几二十块的输赢,他自己都想打瞌睡,真的没意思。

越赌越穷,是另外一个意思。即使在最公平的环境下,几个固定的麻友,在固定的场合,以固定的筹码长期输赢,那表面上,无论输赢,都是在这四个人之间流转,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大不了,你今天火好赢了些,但明天风向转了,就该我赢了。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精明的人,长期观察,就可以思考出来。一个问题是,打麻将,是有成本的。比如,牌铺里,一个台子,打半天,茶水钱台子费,起码得有四十块吧。那平均下来,一个人半天的成本,就是十块钱。况且,你还付出了时间与精力。你把精力用在牌上,经营家庭的精力就少了。偶尔,还会造成家庭矛盾,这些都是隐性成本。

第二个问题是,概率。虽然表面上,在这种最保守最公平的老麻友之间的输赢,看似钱是固定流动的。但是,因为水平的差异或者总体上的运气好坏,这是有个概率的。假如你的赢面是四成,人家是六成,那长期积累,你就是个大输家。

至于牌欺负人,越穷越输,这就与心理状态有关了。打牌分屁和与大和。屁和只赢一块钱,大和,可以从两块到六块不等。如果你没多少钱,你就有一种怕输的心态,你总想赶快和个屁和算了,这就无形中丧失了大和的机会。偶尔,你输得太多,太急于赶本,本来该屁和的,你硬要死嗑大和,结果被别人服了。

人一不冷静,就会不理智,违背概率原则,失去正常判断,结果,就越来越输。这就是麻将欺穷的主要原因。

“你家玫玫变了啊,都命令你起来了。她还给你钱,你该享福了呢。”

夸对方的子女,是中老年妇女接近感情最有效的一招。虽然她们之间近些年经济已经处于明显两个不同的阶层,但是,过去的青春岁月的经历,哪个又会忘掉呢?只要双方都有靠近的意思,那就会马上热络起来。

“也不晓得咋回事,她自从在小陈那里工作以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也不像过去那样喜欢到处跑了,也能够踏实地做事了。钱挣得多少倒不重要,但是,她的心收住了,确实变得快。”

“对啊,我几个月前,在文化宫买卤菜,看到她很能干利索的,见到我,也礼貌得很,还送我一只鸭子呢。那,阿姨阿姨叫得,甜得我心都化了的。我不好意思要,她坚持要送。我怕她老板怪她,她说,是她自己出钱送的,要我不要看不起,我只得收下。你看,这姑娘,说话都老练得很呢。”

杰子妈突然想到什么:“对了,我咋这几个月,没看到玫玫了呢?文化宫那摊位,我晓得,是搬到街当头那个店子里面去了,装修得很漂亮的,但是,玫玫不在那里,我也不好打听了。”

“她现在在老陈烧烤总店呢,我们到东山公园,要经过的。”

“那好那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在干啥。”

两人加快了脚步。此时,正是下午两三点钟,秋天的风让天气变得爽朗,东山的草木味道已经被风送过来了,还夹杂着某种冬子家烧烤的香味。

此时,老陈烧烤店子的生意,仍然没有结束,还有最后几桌客人,在桌上吃饭。生意太好,中午饭,许玫及工作人员们,也得等到下午三四点多,才吃得成。

许玫一方面在门口,要给那些吃完了的客人送行,另一方面,还得安排服务员们,把剩下的桌子收拾好,后厨里要清洗的餐具,也得提前安排。

在送客人出门后,她还抽空,给那两个站在门口的漂亮姑娘,说着什么。这是新招来的两位迎宾服务员,许玫不可能让她们先培训后上岗,那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她得边工作边培训,现场指导。

穿着西服职业装的许玫,干练而优雅,完全不是过去那个娇艳的风格。

她所不知道的,是远处,有两双眼睛盯着她,已经观察了十几分钟了。

此时的武杰妈,已经完全被这个小姑娘迷住了,这还是以前自己熟悉的那个人吗?自信大方,如此能干。眼前的画面真是贴切了一句话: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直到许玫到了后厨,她俩这才收回了目光,两人一起到山上去了。

山上那个松风亭上,果然有一些老人,其中就有县剧团的琴师在。琵琶二胡之类的,只是没有杨琴,那东西太大,估计搬上来不方便。

黄梅戏,很多人认为,是安徽人的戏,其实,它最早发源于湖北的黄梅。

黄梅这个地方,与安徽江西都交界,所以,从黄梅流传到安徽,是自然的事情。大家之所有安徽地方戏的影响,那不得不说一个人。

一个地方戏,要在全国出名,就离开不了大师的出现。天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是安徽桐城人。如果按空间距离算,那地方离黄梅县,也只不过两三百公里。她把黄梅戏唱到了北京。最出名的《天仙配》被拍成了电影,其中的唱段,流传全国。只要是中老年的中国人,人人都会来上几句“夫妻双双把家还,你织布来我耕田。”

明星的光环总是照耀着时空,在她的影响下,不仅这个地方戏种出现了好多享誉全国的明星,还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剧幕。比如《女附马》、《打金枝》等,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这个戏种如同全国戏种一样,流行天下。以至于,人们都忘了追究它究竟发源于哪里了。

在当时的风潮之下,观众群众多,就对演出队伍提出了需求。湖北各地,也成立了专业的黄梅剧团。容城,就有这么一个,当时还属于事业编制,财政发工资。

后来,随着电影录相以及电视的普及,随着观众群的老化,这个戏种在市场上生存,就受到了挤压。观众少了,没有年轻人进来,老化了的剧团,就自然凋零。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仙人只想躺着活着全网黑:死后你让我成为传奇这个明星来自末世从迪迦开始的无限之旅港综,捉诡成仙从猛诡差馆开始我的夫人是神捕这个演员刑啊我在诸天逐渐全知全能没野心的影帝说好的钓鱼,你怎么抽上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