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

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

大本堂之事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并下各地藩王下文,让他们推荐适龄优秀子弟来京师上学。

也算是皇帝对藩王安抚之一。

这个时候,出外的王文,已经到了太原,对晋藩着手调查。

这些藩王自然禁不住差的。

晋王连续好几封奏折递进大内之中,就是告王文的。

不过,朱祁镇见了,都是下旨抚慰,但是却对王文没有一语相责。王文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同样知道怎么做的,还有晋王。

晋王连连向北京请罪。

也将晋王一脉之中的害群之马交出好几个,都下令到凤阳高墙圈进起来。

朱祁镇觉得火候到了,这才下令给王文,到此为止。

于是乎,全天下藩王都知道了朝廷的态度,立即变得收敛起来,都再清理之前烂事留下的痕迹。

特别是沈王,沈王也封在山西,而且做事也相当不地道,之前沈王就强拆民居,扩建自己的宫殿。

听闻这一件事情,立即将刚刚修建的宫殿给拆了。并为百姓重建房间。特别是各地藩王在接到朱祁镇这个圣旨之后,很识趣的将世子,嫡子都派到了京师上学,如果不是朱祁镇强调了适龄,这宗室子弟恐怕要一两百人之多。

但是即便适龄的,在十岁与二十岁之间的,也有数十个之多。

都是嫡子,身上不是挂一个世子,就是挂一个郡王。龙子凤孙。

当然了,有识趣的,也有不识趣的。

想来王文这一路巡视,决计不至于太平。

宗室子弟有这么多人,至于勋贵子弟也不少,甚至要比宗室弟子还要多不少。毕竟朝廷这么多年所封的勋贵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倒是文官方面来的人并不多。

因为真正有本事的文官子弟,都是要走科举这一条路的。看不上大本堂的前程。如果年龄大一点,走科举走不通的话,可以选这一条路,但是被适龄这两个字给绊住了。

所以文官弟子也不过二三十个人而已。

他们正在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北京城中。

而这个时候,襄王也要走了。

而今已经秋末了。

襄王在京师一待也就待了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多月来,襄王也没有闲着,通过吏部与兵部找了一些人手。

当然顶级的人才,自然是看不上襄王一个藩王。

但是大明朝廷从来不缺少当官的人。

尤其在京师这样的地方。

北漂这样的事情,从来不是今日才有的。

所以襄王还是招揽到不少人手。

前番不久,孟瑛已经上报了。

他到了南京之后,挑选各地精锐,再加上从北京带过去一万大军,总共带领三万大军,作为前锋,从南阳乘船到常德,然后从常德上岸,进入贵阳。预计在明年正月到达云南。

这是第一波。

王骥带领后续人马转运的粮草辎重,十几万人于本月末出发,预计在正统五年二月,作为第二批次到达云南。

当然了王骥的到达,与孟瑛的到达不一样。

孟瑛只需带着本部人马,向前冲便是了。

王骥所带的人马,却要维持好这贵州数千里粮道。王骥所带人马,估计有相当一部分,会驻扎在贵州。

与当地官兵一起,防范土司,并转运粮草。

在云南大战结束之前,在这粮道之上所花费的功夫,一点也不能省。

毕竟在这个时候,大明在贵州的存在大概就几个卫所而已,似乎连一座正经的县城都没有。大量粮食转运,都要靠土司帮忙。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宋时从梦华录开始大明1805诸天大明联盟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谍影凌云朕乃一代圣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