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运三难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运三难(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运三难

朱祁镇说道:“平身,坐。”

朱祁镇没有让人跪着或者站着说话的习惯。

不管是接见大臣还是小臣,如果仅仅是点个卯而已,就不说了,一旦要正式谈话,就一定要让人坐下说。

这是朱祁镇从后世带来的习惯。在朱祁镇不知道的情况之下,为朱祁镇赢得了不少口碑。

因为坐而论道,从宋朝开始已经不存在了。

朱祁镇见王英紧张的呼吸急促,就好像一口气跑几百米一般,有意宽解他,这样的官员朱祁镇已经见多了。

后世去紫禁城,不过是旅游,根本感受到不到那种气势。

如果你闭上眼睛想象,整个紫禁城中没有一个游客,有的是从大门之处,一直排到最里面甲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个个将士目光都死死盯着你,衣甲鲜明之极。似乎你做错一步,就能拉下去问斩

而且你在进入之前,也受过指点,知道那里不能进,哪里不能看,走路沿着地面上那一条砖缝,要走官步,不可昂首挺胸,做趾高气昂状,又不可低眉顺目做佝偻状。

目光落在什么地方,某些地方要走几步。

或许紫禁城在后世并非最壮观的建筑物,但是在当时却是一等一的。这种从眼界到身心,特别是里面人一言一行都能决定你的生死的时候。

那种紧张之感,就油然而生。

朱祁镇说了几件王景弘跟随郑和下西洋的旧事,王英这才放松下来。

朱祁镇从内书房之中,挑选了几个小太监,作为他的秘书。以张环,顾忠为首,都很年轻,不过二十多岁。

他们并非王振的义子。

朱祁镇纵然再信任王振,也不会弄得自己身边全部都是王振的人。

他们对接王振传过来的奏折。还要安排朱祁镇的时间,比如说,接见谁,什么时候见。再有就是为朱祁镇准备资料。

比如,今日朱祁镇召见王英,王英王景弘乃至于王家所有的资历都摆在朱祁镇桌面之上了。

朱祁镇自然能脱口而出了。

想来王英也不敢看朱祁镇桌上摆着这么文字。

朱祁镇说道:“王卿从海上而来,是亲历海运,王太监在世的时候,也跟着三宝太监下南洋数次,是其中行家里手,实话实说便是了。”

“这海运能行吗?”

王英心中早有腹稿,说道:“陛下有问,臣不敢虚言,臣愿意以性命担保,这海运决计是能行的。”

“但是海运却有三难。”

朱祁镇看了杨溥一眼,说道:“哦,却是那三难?”

王英说道:“第一是船只之难。”

“而今海运多用遮洋船,此船只能载五百石粮食,如果要转运粮草,动则数百艘船之多,船多且杂,就容易出事。”

“而且船小且轻,就惧怕风浪,成山角之风浪比之南洋,自然不算大,但是满朝上下视之畏途,非是浪大,而是船小。”

“三宝太监下西洋之时有二千五百粮船,可装数万石粮食,如果将船只全部换成这样的大船,每一次只需十几艘船,就抵得上而今数百艘船。”

“陛下欲大兴海运,请先造宝船。”

朱祁镇听得眉飞色舞,他飞快算了一道数学题,如果一艘船可以承载五万石,运河上一年四百万石的运输粮,也不过是八十艘船跑一趟而已。

“第二,乃是航道之难。”王英继续说道。

“臣本乃锦衣卫千户,因为海运之事,调任大河卫指挥使。专司海运之事,从淮安经黄河出海,沿着海岸线北上,一路上各种明暗礁石不断,因为久不行此路,臣耗时良久,才到了天津。”

“但是这一条海道,却不是最好的。”

“最好的海道,乃是从崇明岛往东,入黑水大洋,一路北上,到成山角,然后过沙门岛,刘家岛进入天津。”

“如果信风正好,从崇明到天津,不过一旬。”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我岳父是李世民堡宗别闹混在洪武当咸鱼大明1805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宋时从梦华录开始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