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四十六章 上京

第四十六章 上京(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时间在鸡飞狗跳中过的飞快,虽然沸腾的陈州、许州、开封等地官府是折腾了又折腾,抓了不少毛贼青皮,还有很多衙役跟着遭殃,但当官儿的们还是连真正贼人的一根毫毛也没抓到。

亲自负责此事的中原按察使荣柱又气又急,已经不知道暗中问候苏和泰的祖宗八辈多少次了。

他是中原省的按察使,负责刑名的省第一人。之前没有发现此等惊世骇俗之事已经是过失了,现在还查不出个所以然来,那是觉得乾隆好糊弄吗?

不管是年节还是元宵节,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等到陈州府新老官员交替告一段落,赵家彻底的从陈州府的‘紧张气氛’中挣脱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走到了草长莺飞的三月了。

而这段日子里被赵家‘辛苦’经营的民团,不仅没有被新任知府给撤销,反而有一种长久存在下去的趋势。

民团总局都被新知府明伦给挪去知府衙门里了。

这可是一个很有标志性的举措,代表着新知府对民团对陈州府的一些看法。

所以,赵家身上的压力陡然间就消失不见了。

就像之前有‘先见之明’的苏和泰一样,一直在为民团‘摇旗呐喊’的赵家,现在也有‘先见之明’了。

陈州府接连发生此等骇人听闻之事,这证明什么啊?证明陈州府里有鬼。

虽然官府什么蛛丝马迹都没有找到,但这并不耽搁官府接下来的态度,甚至这都不耽搁皇帝对此事的态度。

乾隆接到苏和泰的奏报后,虽然历经了不敢置信、荒唐可笑、勃然大怒、气急败坏等多个前奏,但在确定事情属实之后他还真挂上了心。

这种手段真太不可思议,太匪夷所思了。

就跟苏和泰想的那样,不抓到贼人,不弄明白其中的原理原因,全天下的粮库钱库就都要受到威胁,整个天下官场都不得安宁。

要不然怎么可能把明伦放在陈州呢?人家可是姓富察啊。乾隆朝的富察氏有多么牛逼,老百姓都能知道。

何况明伦还能算得上是富察氏的‘嫡系’,他是傅恒的侄子,也是孝贤纯皇后的侄子。只不过他爹是李荣保的庶子。(李荣保生九个儿子呢,傅恒是老九)

之前一直挂这个二等侍卫衔在京城里混吃等死的明伦,忽的被派来陈州当知府了,你要敢说里头没有猫腻,那真是把眼睛借给麻虾了。

明伦到了陈州府就开始紧抓起民团,非但如此,陈州的驻军也被增添了一个营。守备营升格为城守营了。设参将一员,辖左右二营兵。

赵家经营的小团规模放在整个陈州府不算第一等大的,但赵家民练说三百人那就是三百人。比账面上记着五百号人,实际上连一百人都没有的‘第一等’小团强多了。

明伦履新之后半点难为赵家的意思都没有,反而多次公开的表扬赵家。叫赵老爷子、赵爹等人心中是如山压力飞灰湮灭。

因为随着事态的发展,新任知府的‘本职工作’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从来陈州府当官当好地方的父母官,到前来陈州府挖地三尺的抓贼子尾巴,那陈州本地士绅的态度于明伦本人言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带着一把无形的‘尚方宝剑’的新知府明伦,根本就不怕陈州本地的士绅不听话。

干什么,要干什么啊?竟然敢不配合官府,竟然敢心生怨气不满,你是好大胆子,莫非你便是那贼党中的一份子?

陈州府的士绅都不是傻子,谁也不会拿自己的脖子去跟明伦手里的刀锋碰,那可是要一死死一户口本的,甚至都能被株连九族的。

无形中明伦就也不需要再来结好陈州府本地的士绅了。

他这官儿可比被贬谪汝州当知州的苏和泰当的舒服多了。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大明1805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堡宗别闹谍影凌云混在洪武当咸鱼北宋大法官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