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骑砍 > 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饭的问题!

第五百四十四章 吃饭的问题!(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武当,围绕兵主庙建立的道理学院。

说是学院,实际是一个简陋营寨,营寨十里外还有一座山民聚集形成的军市。

往日繁华的军市即服务道理学院里的军吏,也服务参拜兵主庙的游人。

如今道理学院又有一批军吏集结在一起,将一块名为第三届兵科学员名录碑记的石碑挖坑掩埋,遵循立碑原则,正碑树立在地表,副碑就近掩埋。

邓小满、蒯涛站在人群前列,手握铁锹填埋砂石,看着石碑底部落款的夏四年八月廿四立字迹被掩埋,也就后退几步,把铁锹交给其他人,轮流出力气,又打量周围的袍泽、伙伴,皆有振奋之色。

随着掩埋结束,四十八名军吏沿着土路走下山坡,山坡树立许多石碑,有兵科、工科、农科、术科、史科、德科、杂科一共七科,每一年,都会多出七座碑。

今年情况特殊,还未完成学业的兵科学员受到征发,提前树立石碑,此刻碑林中有二十二座石碑,以三排另起一排的方式排列,显得不匀称。

这批军吏已经重新挂上军阶肩章,邓小满、蒯涛都是上尉军阶,余下都是一水的少尉军阶。

军市,道理学院的山长夏侯兰静静等候,南府兵没能按计划设立,为了弥补夏侯兰,田信委任他接替虞世方,来管理道理学院、兵主庙。

夏侯兰到来后,已开始筹备道理学院第八科,计划在年底建成法科,明年开始招纳法科学员。

各科讲师来自军中,由优秀军吏轮流担任,各科学员能自由听学,并鼓励多学一些学科。

所以各科学员里,最能打的不一定在兵科,但最会算账的一定在术科。

邓小满、蒯涛引着同学来到军市,这里是必经之处,见到夏侯兰,就齐齐涌过去,施礼“山长。”

“嗯,昨日公上入驻邓邑,发布动员令,此战不分士庶皆有助战之责。并,晋上校以下吏士军衔一阶。”

夏侯兰面无笑容,微微侧头去看随行的讲师,这些挂着中校、上校的讲师将盘里盛装的铜星亮了出来。

夏侯兰则手握银星,为邓小满、蒯涛换上新的少校军阶,其他学员由讲师加挂铜星,眨眼间就都成了北府中尉。

这些学员半年前还都是军士,地位升迁跨越之大,有些不可思议。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是喜悦,激动。

邓小满拱手询问“山长,各科袍泽求战心切,又值公上用人之际,何不擢入军中或协助幕府调拨粮秣物资”

“此事公上命令禁止,非老朽能擅专。”

夏侯兰扫视这些年轻的军吏,欣慰不已“依公上之意,各科学员战场在今后民生休养,而非今日搏杀。就连兵科学员,也是调入左近卫、右近卫,戍守南阳。”

见几个人心急军吏欲张口争辩,夏侯兰继续说“论野战,你们终究是新升军吏,不适应领兵厮杀。这是为你们着想,也是为军中吏士着想。不要争辩了,速速下山。”

“是,山长保重身体。”

“山长珍重”

夏侯兰微微侧身,目送这批学院军吏离去,不由眨动眼睛。

湘州的廖立也在要求在湘州建立一座类似道理学院的学院,以就近培养湘州士人、军吏;今后光复关中,肯定也要关中设立一个类似道理学院的讲学基地。

如果执行,那就有三处学院,每个学院有八科,每科三四十人;三个学院,每年就是八百多学员规模虽不及太学,但胜在专业,源源不绝。

何况,朝廷的太学迟迟难以恢复规模,一来是可靠的博士数量太少,值得朝廷信任、资历深厚的博士多数在岘首山观星楼里,二来是人口惆敝,州郡适龄的士人有截留现象。

师源、生源被卡住,兴复太学自然成了一句空话。

已经厌倦了战争、争斗,夏侯兰扭头看一眼远处兵主庙、公墓、道理学院,面容平静。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我岳父是李世民堡宗别闹混在洪武当咸鱼大明1805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宋时从梦华录开始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