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诗乃文刀(1/ 2)
为了竟可能让诗词歌赋在民间兴盛起来,打压算学的生存土壤,秦构是真的花费了重金去拔高诗词歌赋的地位。
不仅诗会的彩头很有吸引力,还花费重金联络了几乎所有开封府的印刷、造纸作坊,诗会上的诗一作出来,直接编撰成书。
在印刷的活字模板做好的情况下,一天能印刷出上万本,秦构觉得这还不够,又撒了一大批钱,让开封府的人多多开设印刷、造纸作坊。
这诗集还完全不愁卖,如果那些商人自己卖不出去,或者没有门路卖,完全可以丢给市易司。
并且,秦构担心普通大乾百姓买不起诗集,特意下令让朝廷给书商让利,卖这诗集所得之利,朝廷那是不收税的,作为代价,这诗集的价钱就务必降下去。
普通百姓不懂诗,对这没兴趣怎么办?还是老办法,让利,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以及酒楼里的舞姬,如果能讲诗,唱诗,朝廷照样让利。
甚至因为幸进官这条路注定只能容纳少数人,为了能鼓动广大百姓参与到作诗的行列,让他们能看到作诗有利可图。
秦构还破天荒地提出了版权的概念,书商可是用了谁的作品牟利,那就务必将利润分与作者。
胆敢盗版者,一律流放,还不是流放岭南,而是直接撵到交趾的新占区去。
而且为了让他的诗会更有吸引力,肯定是要配上佳人的,不然怎么能吸引来才子呢?
这所谓的佳人,也不是一般能作诗的名妓就能当的,如果是青楼女子,那必须是李师师那种级别的才行,其他所谓的佳人,那自然是大家闺秀。
秦构因为自己不懂诗词,加上记住的词更是少得可怜,抄都没法抄,为了免得丢脸,还特意把不情愿抛头露面的德妃拉了过来。
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他这诗会自然是从者云集,全都是各地有佳作传唱的才子。
虽然皇宫够大,能把那些人都容下,但这毕竟是诗会,不是秦构接见子民,人太多了完全是浪费,有太多人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
所以最后参加这诗会的人数就定在了一百人,男子七十,女子三十,分席而坐。
秦构带着德妃到了这诗会后,也不讲什么雅俗,合不合适,对他来说,参加这诗会只是走个过场,到时候把官帽子和钱撒下去,诗集发出去,那就够了。
所以一开始就笑道:“本次诗会虽名为诗会,但诗词歌赋不限,只要是佳作,朕皆有赏赐。”
然后一挥手,就有内侍将一个酒杯放在工匠精心雕琢的水道上,那水道会载着酒杯,流经参加诗会的每一个人,谁如果想一展才华,自然可以将酒杯拿起,其他人就会侧耳静听。
毕竟这诗会上,做出什么佳作后,其他人的点评和吹捧那也是关键所在。
不过,因为这次诗会是秦构亲自参与的,以后他说不定就不来了,参会的人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次到什么时候了。
所以这些文人也不想着什么谦让,酒杯刚放下,第一位文人马上就拿起酒杯,早就准备好的一首词脱口而出。
秦构只听明白了一个大致意思,大概就是说他很厉害,还说什么如今的大乾远迈汉唐。
至于那首词的艺术成就有多高,他根本看不出来,但他看其他人的神色就知道也差不到哪去。
于是一挥手,笑道:“此词当真佳作,重赏。”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