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灵异 > 异世界征服手册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年之期!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年之期!(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修炼室外,林子明正对秦振东和林立二人汇报着自己的感悟:

“秦老板,我在修炼室内运行了两个周天的功法,功法运转正常,完全可以正常修炼。”

秦振闻言用力拍了拍林子明的肩膀,连连点头。

毕竟如果本土无法修炼,很多环节操作起来就非常麻烦了。

随后他继续问道:

“那么林立的消耗呢?和大莫界有差别吗?”

林子明非常果断的摇着头:

“没有,修炼过程灵气的消耗与大莫界完全一致,两个周天下来,我境界的推进速度和在大莫界没有任何差别。”

“这可太好了!”

秦振东用力一握拳,眼中露出了振奋的神采。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消息。

一来这代表着修行者在本土修炼不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修炼成本方面不至于太过昂贵。

二来则是某种程度上符合了陆教授的猜测——往来的只要不是大莫界的空间,那么在两个世界都是可以共通的。

随后秦振东转过身,对林立问道:

“林院士,这种38.8%灵气浓度的空气制备起来困难吗?”

林立摇摇头,回答道:

“不算非常困难,只是成本会相对高一点。

因为具体过程需要灵石来协助完成夏勒特列原理的平衡右移,但相关支出也不会高到难以承受。”

秦振东微微颔首,陷入了沉思。

此前提及过。

由于中微子束无法穿透光门内外的缘故,大莫界和本土之间是无法架接管道的。

物资在门内外通行的情况可以参考囊泡理论。

也就是只要地球上这头的东西没全部进去,大莫界那头就永远不会出来。

除非你塞入的是另一个空间——而这已经是超维的范畴了,以兔子们目前的科技水平连尝试都做不到。

因此想要从大莫界往本土运输灵气,就必须只能通过先收集再转运的流程进行,无法架设管道。

起码目前来说是这样的。

作为近期负责转运事项繁多的头部人员,秦振东的思路立刻就想到了通行量的问题:

“光门的宽与高都是八米左右,因此我们装载气体的外部集装箱宽高最多也就七米多点。

也就是说其中一个面的面积是固定的四十九平方米...就按五十整来计算吧。

如果运载集装箱的长度是十米,那么整个集装箱的体积就是五百立方米。

也就是一个集装箱够一百人修行一天......”

说到这,秦振东忽然想到了什么。

他看向刚刚赶到现场的常启祥:

“启祥同志,之前有没有类似规格的集装箱通过光门?有的话具体耗时是多久?”

常启祥迅速取出一台无标识的平板电脑,在上面鼓捣了几下,很快眼前一亮:

“有了!

秦老板,三十二天前我们运输过几台三一重工的两百吨级大型液压机。

当时一台液压机被拆卸成了好几个集装箱,集装箱的规格是7.4X6.9X12。

当时这几个集装箱从本土开始送入光门、到整体运输至大莫界,不算营地那边的安置时间一共是四十一秒。

光门内的运输不需要考虑物重的问题,所以时间基本上是可以反向对标的。”

“安置时间先不用考虑,我们可以先把集装箱放置到一边,抽时间统一处理。”

秦振东极有气度的一挥手,随后捏着下巴思索道:

“四十一秒运输一次,一小时是三千六百秒...那一个小时差不多是运输九十次?

同时咱们不能一味的往本土塞灵气,所以每天运输回的灵气通行时间最多.....八到十个小时?

至于灵气在本土的输送倒是简单,实在不行咱们就用L17模块搞个地下管道,跟天然气一样运输就行。”

正如秦振东所说。

灵气固然重要,但目前兔子们还做不到满载满时的单向通行。

毕竟本土对大莫界每天的日常物资流通也是要保证的。

譬如目前实验基地需要的很多特种水泥还有各类器械,眼下大莫界那边是暂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的。

此外这次运往大莫界的重装武器也得运回来一部分...最少要运回40%才行。

要知道为了保证战役胜率,兔子们运过去的都是目前相对顶尖的武器。

毕竟目前兔子们的坦克总数才八千呢,并且距离区域是相对密集公开的。

如今兔子们前后两次(第一次是闫少新那次)调走了小两百的主战坦克,若是失踪一段时间还好说,失踪太久兔子们的老朋友估计就得急的汪汪叫了。

保不齐又是一顿“你们怎么又偷偷魔改59了”的扯皮。

不虚,但是没必要。

因此按照秦振东的预估,兔子们每天运回的灵气差不多够九万名战士修行。

当然了。

考虑到资质不同吸纳灵气速度也不同的缘故,这个数字最终可能会降低到五到七万之间。

因为首批选择的战士肯定是要以灵根资质优先的。

但哪怕是最少的五万人,那也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值了。

像赤县城那种地方,修行者拢共才一百多人呢——其中还有相当部分的练气底层人员。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赛博群穿:我能无限进化智人神明模拟器开局融合金乌血脉我的血条超级长超凡从修理工开始我的卡牌无限词条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舌尖上的末世从小镇学霸到首席科学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