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外婆是武则天 > 第二百二六章 来俊臣的大动作

第二百二六章 来俊臣的大动作(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全部都挂起来呀...!”

洛阳北坊,李安的家中,晴儿开心得跟在许靖怡身后,此时的两人正在挂宫灯。

上元节,最流行的就是挂宫灯,常见的有白帽方灯、红纱圆灯、六色龙头灯、走马灯、蝴蝶灯、二龙戏珠灯、罗汉灯等等。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其造型优美,宜书宜画,撑合自如,易于保存。

洛阳宫灯历史悠久,它创自东汉,盛于隋唐,久传不衰。相传汉光武帝建都洛阳后,于元宵佳节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盏盏宫灯,各呈艳姿。后来,宫灯的制作技术,逐渐传出宫廷,流向民间。

“宫灯“之名,即由此得来。

隋炀帝大业三年,迁都洛阳后的第一个元宵夜,即在洛阳新宫内外和天津街上陈设百戏,遍饰宫灯,饮宴畅游。隋唐时期,每逢元宵佳节,洛阳全城家家宝灯高挂,处处明灯璀璨,人人提灯胜游,盏盏争奇斗艳。

看着自己家中的宫灯,晴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只是过了一会,晴儿还是露出遗憾的看着许靖怡道:“靖怡姐姐,殿下不能和我们在一起过节,真的是好遗憾呀。”

看着遗憾的晴儿,许靖怡笑着回道:“你就放心好了,他晚上还是会回来的,宫中的上元节...那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

夜幕降临...洛阳城中已经变成了宫灯的海洋,本来一到夜晚就一片漆黑的洛阳,今天变得格外的明亮。

三三两两的洛阳百姓,开始进城去诳洛阳城。

此时的洛阳城是真的人山人海,每一家洛阳城中百姓的门口,都挂着贴有“上元”二字的灯笼。

武则天为了让上元节更加的热闹,还特意修建了一个大灯楼,用来盛放5万多盏花灯。专门有人在夜晚到来时将灯全部点亮,顿时发出耀眼的光芒,真的是震撼住了所有的百姓。

这个时候,洛阳百姓也开始了彻夜的狂欢。

当然了,上元节时候,一定少不了外国的商人和时臣。燃灯也被是一种仪式,表达对各国使臣的欢迎。

洛阳城此时绝对可以说的上摩肩擦踵,很多人脚不沾地,就被裹挟着走了很远的路。

因为不止皇宫中会举行夜宴,演出各种舞蹈等,普通百姓也纷纷走出家门,纵情游玩。三天的自由时间,让男男女女都非常欢喜。他们会装扮成最好的样子,秉烛夜游,欣赏各种表演。

在当时非常盛行的一种表演是百戏,最初是为了震慑外来使臣,展现武力,后来渐渐融合了很多杂技,变当成非常有观赏性的表演。民间还有迎紫姑、走桥等传统活动,参与人数众多。

上元节这天有固定的食物。油饭、面茧、丝笼和糕糜灯,都是上元节的重要食物,尤其丝笼是只有在上元节才能吃的。油饭和我们吃的元宵很像,面茧的食用方法和现在过年吃的饺子一样,里面是有“彩蛋”的,充满了乐趣。

华灯大放、歌舞升平、普天同庆,盛世大唐的上元节自然也是很多诗人眼中极好的素材。像唐朝张祜就写下了“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上元节和前代相比更加繁荣,出现了许多创新,这样的繁华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他们的付出,让在洛阳城畅游的百姓,能够安心享受这满城灯火,挑选胡商带来的各种稀罕物件,观看绝伦的表演等等。

.........................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干宋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朕乃一代圣君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混在洪武当咸鱼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北宋大法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