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冬暮之裳 > 1.2

1.2(1/ 2)

无上页 目录 加书签

“那就离本姑娘远一点,小心烧到你,本姑娘可是不负责任的”继续将手中的石子扔进小河里,然后看着河水带走一切慢慢的走向远方。笔|趣|阁www。biquge。info

“呵呵、、、呵呵、、、、、姑娘真会说笑,你的火怎么会烧到我呢”男子被自己的话逗笑,并且往自己的身边走来。

“那可说不准,劝你还是离本姑娘远点。。。。”用余光发现男子靠近自己,索性起身打算离开,当抬头看的时候,眼前的男子长得清秀并且仪表堂堂,在心中不仅惋惜,这种纨绔子弟,竟长了这么好看的一张脸。

“我们还会在见面的,,,”男子一脸的风趣的笑,而自己打算离开,男子也并未有挽留的意思。

没走一会,就看见一群凶悍的男子,目露凶光、凶神恶煞的瞪着自己朝着湖边走去,边走好像还边嘟囔着什么。

虽然自己讨厌那样的富家子弟,可能是从小和吴辰在一起的熏陶,养成了行侠仗义的心里,见到不平的事就想管,一遍遍的劝自己,不要去管,天色已经不早了,早些回家,可是这颗仗义的心战胜了自己不想去管的闲事。

“你们放开我,放开我,我自己会走”还是那名男子的声音,虽然看着本人很镇静,但是说的话中还是有些颤抖,证明他还有些惊怕。

‘啪啪啪啪’顺手捡起在自己脚边的几块大石头,足有鸡蛋大小,打不死人但是被打到的人还是一样会感觉到吃痛。

‘啊’

‘啊’

‘啊’

‘啊’

接连四声,几个凶悍的绑匪转过身来,更加恶狠狠的瞪着自己,一脸‘你不想活了是吧’的表情,自己只能装着害怕的想往后退。

紧握住手中的剩下的几个石头,顺手甩了出去,在听见‘嗖嗖’几声后,就是那几个绑匪的在次惨叫声。

“还不快跑”看着仍旧在那里发愣的男子,如果自己手里还有石头的话,自己肯定压不住自己的小爆脾气,正中他面门打过去。在听到自己的提醒之后,男子才反应过来,冲着自己跑了过来。

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公子,跑那几步都那么的无力,自己越看越生气,所幸拉过他的手,拉着就跑。听着身后的谩骂声,声声不绝于耳,还有那些绑匪可不会像这大户人家的公子那样,跑的那么‘温柔’。

而自己也拼了所有的力气,拉着他拼命的跑,庆幸自己离城并没有多远,没跑多远就来到了城门下,门外有守城门的士兵。

看到已经到了城门口,自己也就松了口气,转过身高兴的又蹦又跳的,朝着身后的几个绑匪做鬼脸。而尾随而来的绑匪见况,也停止了追杀。

“算你狠,别在让我看见你,有你好看”放完狠话之后便逃之夭夭了。

“你看什么看?”看着气馁逃走的绑匪,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却无意发现,被自己救的男子正目不转盯的看着自己,自己下意识的摸了摸脸颊两边。

“嗯。。。。”一本正经的看着自己“你。。。。。。很可爱。呵呵。。。。。”男子呵呵的笑出声。

“是。。。。。吗?”原本高兴的很,看到他那一脸的戏虐,一下拉下脸来“天黑了,别在外面瞎逛了,别在让他们给你抓回去”看着他已经没有什么事了,自己打算离开。

“请问姑娘贵姓。。。。”男子并未追上来,离老远扯着脖子在那喊。

“。。。。。。。。”

“小生叫木子艺,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看自己不回答,他自己抱上名来,‘木子艺’好奇怪的名字,自己只是边走边和他摆摆手,进了城。

庙会

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例如“行像”活动。“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所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

庙会上的面塑民间庙会以其特殊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市井百姓。庙会上的玩具市场最为花哨。在民间儿童玩具摊上,摆满了假面、戏剧木人、小车、刀矛、竹龙。庙会中的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制作精巧,件件都称得上是手工艺品。

主要有:空竹、扑扑登、走马灯、鬃人、吹糖人、画糖人、塑糖人、面塑、九连环、拨浪鼓。

卖玩具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套圈。摊主在地面摆一些玩具,值钱的在远处,价廉的在近处。顾客从摊主手中买下竹套圈,在规定地点把圈掷出,套中何物,何物就归自己。

摇彩。置一带指针的木盘,盘内放玩具若干。顾客花点钱,用按扭发动指针。指针停止运行后,指着什么玩具,该玩具就归顾客。

打枪。置一立柜,柜上有若干小门,门内分别装有玩具,门口都设有靶。顾客向摊主购买软木子弹,用枪击靶。如击中,小门自动开启,里面的玩具便归顾客。

紫裳看着大街上琳琅满目的玩具,吃的,穿的,有些目不瑕接。今天是庙会,这是柳林镇里最隆重的节日,届时,就连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会坐着轿子来到柳林镇,上香拜佛。偶尔也会有皇宫里的娘娘或都公主来到这里求平安。

因为金府的老爷和少奶奶出门也去了城隍庙,自己才有时间偷偷的溜出来。转眼嫁入金府已经快一年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新郎倌’,但也难得悠闲自在。一有什么事情都是大官家或者是王妈来通知。

今天早上王妈兴冲冲的跑到了自己的别院,一脸看到让人烦的狗一样的看着自己。

“少奶奶已经有了身孕,今天老爷要陪夫去城隍庙求平安,老爷问二奶奶你去不去”一点尊卑都没有。

“王妈,昨日好像吃坏了东西,我有些不舒服就不去了。”

看着王妈乐得屁颠屁颠的跑远了,这哪是问一下,这明明就是不想让去吗。

“月季,你给我看着,我出去一下,晚一点回来”

“二奶奶,你又要出去呀”月季是自己嫁来以后,分到自己身边的随身丫头。我从来不把他当下人,也从来不把他当朋友,因为从嫁入金府之后,就知道,自己没有朋友,月季也是听话,不会像别人那样瞧不起自己,但是自己做什么她从来也不会问,对于今天她的多嘴,自己只感觉到有些厌烦。

“也不会有人来查,你就帮我看一下就好”是从什么时候?听到吴辰死讯那一天?看到棺材里的战盔那一刻,还是这一直积压在自己内心深处谁也摸不得碰不得的自己的脆弱,自己很久都不知道什么是微笑,它好像从很久以前就已经消逝了。

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手摆弄着从自己身边经过的玩具,布匹和衣物。从拥紧的人群中穿梭,这样才感觉到自己真的还活着,有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灵魂飘到了很远的天外。

“唉,你看没看见,听说今年连皇后娘娘都来我们柳林镇上香拜佛了”

“是吗?是吗?”

听着身边的人唧唧扎扎的说着,原来真的是皇后娘娘。从轿子就能看出来,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此外,乘轿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规定,处处显示着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制度。古代轿子的形制上也有规定。例如在清初皇帝后妃乘坐的豪华的辇,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三品以上大官虽可用银顶,皂色盖帏,在京城内四个人抬,出京用八人。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两人抬的小轿。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

看着那顶轿子下面的人,数都要数一阵子,接着来的应该是达官贵人,在接着就是有钱的大户员外和善人,最后才是这些平民百姓,自己生无所求,死无所恋,所以城隍庙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自己顺着人流相反的方向走去。

木子艺坐在轿子里,旁边坐着他的美丽娇妻,在有些拥紧和颠簸的轿子里,让他感觉到压抑。

“老爷,你说我们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夫人娇嗒嗒的问着木子艺。

“还早呢,等孩子生出来在取也不迟”木子艺不耐烦的回答到。

“可是都已经7个月了,在有两三个月他就现来了”夫人有些嗲声嗲气的装做生气。

“好好好,那等上完香,我们回去取好不好”木子艺软下话来,哄着娇妻道。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无上页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我成了女频修仙小说中的炮灰以力证道:从莽牛大力拳开始刚成仙神,子孙求我登基从野狐开始求道诡异修仙,长生从木偶匠开始我把亲姐锻炼成拳法八级西游:我孙悟空才不要大闹天宫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仙笼儒圣顺着网线打人的日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