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法兰西之狐 > 第五十八章,看他起高楼 2

第五十八章,看他起高楼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约瑟夫的历史虽然不好,但是他也知道,苏菲阿姨的想法过于乐观了。后面的事情还多着呢。

19日,制宪会议也跟着离开凡尔赛,回到了巴黎。

制宪会议刚刚回到巴黎,议员米拉波便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提议:“让国王退位,将王位传给太子。考虑到太子还年幼,所以依照法国传统,可以让一位地位尊贵的大贵族担任摄政王,替他处理政务。”

大家都知道米拉波提到的那位地位尊贵的大贵族是谁。国王的两个弟弟都已经流亡国外了,考虑到他们对革命的态度,他们自然不可能出任这个位置。所以,唯一的人选只有一个,那就是奥尔良公爵。

这一提议得到了不少议员的支持,因为议会根本就不相信,被迫回到巴黎的国王会真心的支持宪政。他们觉得,让这样的一个人待在王位上,会给宪政带来各种不确定的因素。

一时间,路易十六的王位变得岌岌可危,大街上甚至都能听到人们大喊“路易十七万岁”的声音了。

按说奥尔良公爵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但是事情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奥尔良公爵突然接受了拉法耶特侯爵的建议,离开法国,前往伦敦,担任驻英大使。

按照一般的想法,奥尔良公爵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法国,因为这几乎就等于是一种流放。但是据说在和拉法耶特进行了一次密谈之后,奥尔良公爵却接受了这个要求。接着就有流言传出来,说奥尔良公爵之所以接受了这样的要求,是因为他在背地里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被拉法耶特侯爵发现了。据说孔多塞侯爵的某位教士朋友发现了他的一些不太好的活动的证据,并把这告诉了孔多塞,而孔多塞则将这个消息提供给了拉法耶特侯爵。只不过,拉法耶特是个厚道的人,不愿意当众将这些事情公开出来,让公爵殿下身败名裂。但他也认为,公爵殿下继续留在国内,将危害到国家,因此才逼迫公爵离开法国。

当然还有其他的流言,比如说公爵殿下高风亮节,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影响,若是担任摄政王,对于民主也许是个干扰,所以才主动的离开了法国。

不过约瑟夫还是觉得,第一个传言,也许包含着更多的真相。

在劝退了奥尔良公爵之后,拉法耶特接着又向米拉波发起了攻击。他用了相同的手段,试图让米拉波离开法国,前往君士坦丁堡,担任驻土耳其大使。但是米拉波却站住了脚,他拒绝了这一要求。不过拉法耶特还是给了米拉波沉重的一击,他鼓动议会不但否决了米拉波的建议议员们在政府担任大臣的提议,并且还通过了一个禁止议员担任大臣的决议。彻底挡住了米拉波兼任大臣的道路。

到这时候,拉法耶特似乎已经完全掌握住了大局。摆在他面前的似乎也只有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了,那就是财政。

当初,国王之所以召开三级会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遇到了无法解决的财政问题。如今的社会局势已经和当初完全不同了,但是财政问题却依旧非常突出。

如今王室离开了凡尔赛,依附于王室的一些大贵族也都逃亡到了国外。用在他们身上的开销大大的减小。如果早些年,王室的开销能够被压缩到今天的地步,那法国也就真的不存在财政危机了。然而现在的情况却大大的不同了,虽然王室的开支被减省下来了,但是一下新的问题却冒了出来。

就像后代的克劳修斯和开尔文总结出来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揭示的问题一样,世界上不存在一种能在不增加整个系统的熵值的前提下,降低部分熵值的办法。王室的开支被压缩下来了,但是其他的开支却突然增加了。

首先,不甘心失去过去的地位的保守派贵族在到处策动叛乱。为了镇压他们,就需要更多的钱。多年以来,法国一直是欧洲大陆上的老大,但是觊觎法国地位的国家可不在少数。

比如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就一直想要恢复所谓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光荣。虽然他们的那个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除了盛产各种公主,根本没有什么光荣可言。

虽然在七年战争中,奥地利和法国“化敌为友”了,(结果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吃了大亏。特别有意思的是,在此前,法国无论是和异教徒的土耳其结盟对付虔诚的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还是在三十年战争中和新教徒结盟对付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一旦和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联手,就输得一败涂地。可见,上帝的旨意的确是希望法兰西去打击天主教的。嗯,虽然我法兰西囚禁教皇,和异教徒结盟打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结盟打天主教徒,但我知道,我是天主的好孩子。)但如果法国露出了破绽,哈布斯堡恐怕也乐得趁机占占法国的便宜。

喜欢法兰西之狐请大家收藏:(www.4txs.com)法兰西之狐四桃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谍影凌云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堡宗别闹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我岳父是李世民宋时从梦华录开始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大明1805
返回顶部